精工出细活 匠心夺天工

记无为市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无为工匠张文泉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1-01-06 08:20 文章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浏览量:

无论潮起潮落,她始终坚守“精工出细活、匠心夺天工”的精神。她,就是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文泉。作为芜湖电缆工业学校的一名老师,她带领学校纱灯传承班开拓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让世人看到百年传承的纱灯工艺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已有约400余年的历史,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皖地八大特产之一。无为剔墨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制作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以硬木制作框架,上雕龙头凤身,下刻象鼻虎角,在龙嘴上吊着红色或金黄色的大须穗。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纱绢上彩绘的内容多选取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神话传奇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工艺上乘者还绘制水浒、三国、红楼梦、西厢记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它的特点是丝纱薄似蝉翼,灯架精致牢固,图画优美动人。夜间点上灯火,通体透亮,鲜艳夺目,所绘景物层次分明,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仿佛悬浮于纱面而独立存在,宛如舞台场面搬上了纱灯。

张文泉与剔墨纱灯的首次结缘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她第一次在家乡接触到剔墨纱灯这种传统工艺品,就立即被其深深吸引。张文泉说,当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古老的文化应该被传承下去,让后世子孙都能了解家乡的非遗,不能让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技艺断层。

彼时,艺术院校毕业的张文泉,已在大城市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内心似乎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了弘扬家乡的非遗文化,2015年,张文泉毅然辞掉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她找到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大师,向他学习剔墨纱灯的制作技艺,并辗转拜访了几位熟知纱灯文化的老人,虚心向他们求教。同年,张文泉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她积极致力于剔墨纱灯非遗文化的学习和教学。

她承担了学校“无为剔墨纱灯省级名师工作坊”的申报工作,积极为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建设贡献心力。此外,她还应邀担任无为剔墨纱灯校本教材的编纂和宣传片的制作工作。6年来,张文泉不仅在业务上不断精进,还时刻铭记“纱灯传承,灯火延续”的使命。她注重手艺的传承,迄今已培养了近千名学子。不少学生考入大学后,也在各自的学校创立剔墨纱灯社团,努力推广非遗制作技艺和家乡传统文化。

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展览和校际交流活动,其中包括2015年宣城市举办的第七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活动、2017年黄山市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9年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在这些比赛和展会活动上,张文泉和学生的参展作品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部分展品被展会收藏。2020年,在无为市首届嘉年华活动中,凝结了她和学生心血的剔墨纱灯作品在非遗文化展区展出,受到央视财经频道和多家省市级电视台的宣传报道。

在教学实践中,张文泉逐渐意识到创新是对非遗最好的致敬。她开始在传统制作技艺外,努力探索剔墨纱灯文创产品的开发,她带领的学生团队也在各类创新比赛中崭露头角。2020年11月,在重庆举办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中,来自全国26个省市115所职业院校418个项目参加大赛,张文泉指导学生制作的《无为剔墨纱灯》作品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张文泉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除了传承和创新,张文泉积极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活跃在社区,融入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2019年5月30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推介无为地域特色文化,张文泉带着学生在芜湖市少年宫举办了一场“我与祖国同成长”六一游园活动——剔墨纱灯制作工艺展示。芜湖、无为少年宫领导们、参展活动的师生和家长们对精细的纱灯制作工艺及团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予了极高评价和肯定。

作为家乡剔墨纱灯非遗传承的一名使者,张文泉一直初心不变。她自己有一个朴素心愿:让非遗传承走入更多人的生活。未来,她将会一直秉承“传承、发展、创新”的理念,不断努力,在家乡剔墨纱灯非遗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李光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