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和部队,一样是我的归处

记刘渡镇庆丰村抗战英雄耄耋袁长胜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1-01-12 08:34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量:

袁长胜,1927年生,刘渡镇庆丰村沈庄人。1942年入伍,时任新四军中央七师五十九团警卫员、步枪投手,在山东、安徽一带参与多场重大解放战役,如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为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做出重大贡献。

年轻的战场,是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

袁长胜出生在安徽无为市刘渡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之前的记忆已经不多,但他还记得那时候家里很贫苦,小的时候也没怎么读书,是土生土长的“放牛娃”。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正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关键时刻,15岁的他,虽然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大,但却知道作为炎黄子孙,自己有为国效力的一份艰巨责任。袁长胜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成为新四军的一名年轻战士。

战火纷飞的年代,生命都显得异常脆弱。看着身边一个接一个的战友相继受伤、甚至离世,袁长胜心里充满了悲伤,又十分不甘,他告诉自己,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战场上风云变幻,他们时常会遇到弹尽粮绝的情况,为了活下去,他们吃过草根、皮带,喝过污水、脏水。在某一次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形势也不容乐观,袁长胜及其战友们不得不退避到山中,在山中休养几天之后却面临着没有粮食和弹药的情况。没有水,没有粮,有的只是为国抗战的决心和信念。“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就这样,凭借内心强大的信念,以草根、树皮为粮,露水、汗水为食,经过十五天的艰苦奋斗,袁长胜以及战友们坚强地活了下来。也正是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得袁长胜坚持到了最后一场战争,他也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15岁参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将青春和热血洒在战场上,22岁退役,一个历经风霜的“老”士兵,他将伤痛和苦难刻在了心上。

久别的故乡,是播种希望梦想的土壤

1949年,抗战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尤其是工业行业,更是急需人才。因伤残退役的袁长胜,主动响应号召,决定支援农村、建设家乡。就这样,他征尘未洗,便迅速投入到伟大祖国的磅礴洪流中,成为家乡安徽马鞍山钢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作为钢铁生产车间的炉长,小到一颗螺丝钉的松紧,大到成品的测试验收,袁长胜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后来的他曾说过:“有幸参与历史、见证历史,我深感荣幸。而后来有幸成为建设国家的工人力量,我也充满感激。”

回到家乡的袁长胜,并不多向外人提起他当兵那些年的伤痛,也从来不以退役老兵作为自己身上的光环。村干部描述他,从来没有因为退役老兵的身份麻烦政府、也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寻求特殊照顾,退役之后,两袖清风,家境依然清贫,子女也是地道老实的农民。袁长胜的儿子说到:“父亲在家里是很沉默的人,他几乎没在我们面前说过战争年代的苦和累,小的时候我们也根本不知道父亲满身伤痕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父亲作为退役老兵来学校宣讲,我才知道我的父亲经历了什么。”

除此之外,袁长胜始终不忘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袁长胜1947年2月23日入党,作为村里第一个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入党的老党员,袁长胜也是村里很多年轻党员的入党介绍人,已连续不断向所在的庆丰村党总支推荐多位后备干部,他们也都不负袁长胜的期望,勤勤恳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战争年代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甘愿吃苦,袁长胜用他的亲身经历向群众诉说了作为军人忠诚于党的革命信仰以及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

“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袁老床头的字也生动地叙述了袁老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今年已经93岁的袁长胜,由于战争导致了多重伤残,如今听觉、视力、行动力等都已大不如前。很多年轻时候发生的事情他也不太记得了,但你要问他家在哪儿,他一定能准确地说出来。岁月荏苒,往事如风,但在袁长胜的心中,故乡和部队一样,都是他的归处。

来源:中安在线芜湖频道     作者:张慧     编辑:冯一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