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下午3点30分
发布地点:市政府西三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无为市投资促进中心
主持人:政务公开办
发布人: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高度关心无为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招商引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在芜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无为顶格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主要指标稳中有进、招大引强成效显著、产业集群聚集成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前三季度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市实现招商固投180.6亿元,同比增长6.3%;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同比增长5.26%,总投资529.3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2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3个,总投资286.19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聚焦主导产业,持续打造产业集群“新高地”。依托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推进,突出延链补链优化布局。1—9月份,签约主导产业项目51个,其中首位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53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生产制造、总投资80亿元的长三角无为算力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国电电缆产业园智能工厂、总投资16.8亿元的杭派坚果智造长三角总部基地等项目顺利签约。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持续搭建项目招引“新平台”。深挖乡贤资源,举办“投资无为行”、“看家乡”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1—9月份招引亿元以上“凤还巢”项目37个。发挥基金作用,举办基金沙龙、基金合伙人大会、海创会产业对接大会等活动,目前23个基金推荐项目正在洽谈推进。开发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举办芜湖场景应用对接会(无为专场)等活动,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华彩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化项目。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为企服务“新标杆”。落细落实常态化调度、要素保障会商机制,全流程细化项目管理,提高线索转化、项目落地速度。强力推进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强化重点项目持续跟踪,建立重点项目库,落实市领导包保,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开工、纳统、入规、达产。开展“最濡意”为企服务行动,实施“目标领航”“周末上门”“三级调度”“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紧扣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是扩大首位产业规模。守住比亚迪基本盘,推动比亚迪新投资项目正式落地。找准细分领域定位,抓住供应链企业产能转移和产能扩张机遇,强化供应链企业招引。发挥无为3小时覆盖长三角大部分整车企业的区域优势,瞄准上下游实施产业链招商,力争落地一批腰部企业,提升无为首位产业完整度。二是加快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壮大。梳理本地优质企业,推动域外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兼并收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推动本土企业加大新产品创新研发,开拓新的市场和赛道。三是推进其他产业持续发展。加快绿色食品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动员无为籍企业家创建的知名零食消费品牌回乡建设生产基地,打造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中国坚果智造中心。依托数据中心算力基础,加大算力应用企业招引,积极争取成为“数字资产确权”试点,打造无为算力产业生态圈。
(二)紧扣方式创新,推动项目招引提质增效。一是强化资本招商。成立母基金,采取“母基金+子基金”的方式,组建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和科创基金,发挥基金“以投带引”功能促进企业引育和产业壮大。安排人员赴基金公司跟岗挂职,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拓展项目信息渠道。二是推动场景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开展场景路演等方式,促进需求方的“机会清单”和供应方的“能力清单”实现高效对接。抢抓长三角和合肥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承接产业溢出,加强产业链协调发展,实施园区共建、资源共享。
(三)紧扣要素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以市场方式降本增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通过参股或控股水、电、气、地、厂房等要素,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突出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标准地供应,降低企业成本。二是以创新人才赋能产业发展。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研究院”的思路,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研发项目转化,深化招才引智,为企业科技创新赋能。以无为中学和杏花泉小学百年校庆为契机,梳理摸排无为籍高层次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和“硬科技”项目招引。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