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无为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文  号: 性: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09-13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面向公众征集】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草案公示
词:

【面向公众征集】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草案公示

发布时间:2024-09-13 14:15信息来源: 无为市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陈恩婷 字号:【  


广大群众、社会各界人士:

优化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布局,提升城市防灾避险能力。无为市减灾委组织编制了《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现按程序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

如有修改意见,请说明理由和依据,注明反馈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并于1014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一、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无为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和物资保障股巢无路44号),邮政编码:238300。

注:请在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上注明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二、通过邮箱:wwsjiuzaigu@163.com提出意见

 

    附件:《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

 





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 (征求意见稿)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无为城市绿地避灾体系,提升城市防灾避险能力。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绿地避难场所,优化城市绿地防灾布局,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增强城市应对灾害的韧性,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特编制《无为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2024-2035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无为市中心城区。主要包含无城片区与福渡片区,其中无城片区由城中组团、城南组团、城西北组团和羽毛羽绒产业园组成,福渡片区由城东组团和城东产业园组成。重点聚焦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

三、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4年至2035年,与无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近期目标为2025年,远期目标为2035年。

四、规划目标

1、规划总体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资源统筹共享、功能设施完备、平急综合利用、管理运维规范,与无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绿地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2、规划具体目标

1)近期至2025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疏散体系,保证主要避灾绿地对外有两条及以上疏散通道,各个绿地之间有方便的交通联系近期可实现30万人的紧急避难。

2)远期至2035年:强能力、树典范,在近期规划的基础上,远期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持续提升,满足中心城区建成区全覆盖远期可实现50万人的紧急避难。

五、避灾绿地建设指标构建

1、配置体系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要求,无为市应按地震基本烈度六度进行抗震设防,按“中期避险绿地-短期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3级配置。

2、建设标准。详见表1-1

 

1-1无为市避灾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览表

 

紧急避险绿地

短期避险绿地

中期避险绿地

隔离缓冲绿带

规模指标

不小于0.2ha

不小于1ha

不小于5ha

紧急避难所防火安全带的宽度1015m,长期避难所应宽于25m。加油站、燃气储备站周围规划30m防火隔离带,如果避难所周围有木制建筑物群且风速较大,应当加宽防火隔离带;木结构建筑周围设置10m宽防火隔离带。

有效避灾面积

0.06-0.39ha

0.4-1.9ha

2.0-5ha

服务半径

500m

1500m

5000m

使用时间

1小时至3天

4~6天

7~30天

人均指标(㎡/人)

≥1

≥2

≥2

有效通道指标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设置园路,兼顾应急救援、人员疏散等需要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设置园路,兼顾应急救援、人员疏散等需要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设置园路,兼顾应急救援、人员疏散等需要

避灾条件

满足人员站立及疏散的基本空间

满足简易帐篷搭建及人员疏散空间

满足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设施指标

设有基本的供水供电、消火栓、指示标志

提供应急供水供电、应急棚宿、应急物质、应急厕所等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

提供应急供水供电、应急棚宿、应急物质、应急厕所等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

 

六、避灾绿地空间规划

本次规划基于避灾绿地规划原则,以规划区“一河两片、两轴两带六组团”空间结构下,形成了“一心、六片、多节点”的城市总体绿地避灾体系。

一心:应急指挥中心。

六片:城西北片、羽毛羽绒产业园片区、城中片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城东产业园片区六个片区。

多节点:即以中心城区内各片区公园、小型游园、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及各片区范围内学校等公共设施用地作为防灾避险节点,结合城市主次干道形成的应急通道,达成中心城区避灾绿地功能全覆盖。

 

七、避灾绿地分类规划

1、中期避灾绿地

    至2035年,规划中期避灾绿地共有7处。包括城南公园(市级)、滨河北路景观带公园、水景公园、桥头公园、植物园二期、城东公园(市级)、福渡公园(市级)按照2㎡/人的标准,中期避灾绿地占地面积70.22公顷,其中有效避灾面积189730平方米,可安置人数9.5万人



2、短期避灾绿地规划

2035年,规划短期避灾绿地8按照2㎡/人的标准,短期避灾绿占地面积共24.52公顷,其中有效避灾面积87443平方米,可安置人数4.9万人

 

3、紧急避灾绿地

2035年,共规划紧急避灾绿地33处,按照1/人的标准,紧急避灾绿占地面积共49.15公顷,其中有效避灾面积79228平方米,可安置人数7.92万人

 


4、其他室外避灾资源规划

2035年,共规划79个其他室外避灾资源点位,占地面积合计475.4ha,其中有效避灾面积为40.47ha,可安置38.46万人。

八、近期避灾绿地建设规划

规划近期绿地共有31处。其中中期避灾绿地共有6处短期避灾绿地共有5处紧急避灾绿地共有20处。有效避灾面积共25.67公顷,可安置15.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