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无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1-28 10:43信息来源: 无为市人民政府阅读次数: 字体:【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一)决策背景:2014年,唐守正等8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联名致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并在随后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方案中均对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做出了安排部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创造性谋划并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2018年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国家储备林划定工作,2017年,组织编制了《安徽省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1年)》。

无为市积极贯彻国家和安徽省关于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无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市委、市政府就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启动、项目申报、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和运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目前《安徽省无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根据总规起草了《无为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送审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起草依据:该文件起草时主要依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的通知》(办规字〔2015〕117号)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的通知》(林规发〔2015〕192号)两份文件精神,并充分结合无为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根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每公顷的蓄积量只有95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内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木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珍稀和大径材长期呈结构性短缺,主要依靠进口供给,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实施储备林制度。

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储备林建设的需要。为争取国家储备林项目尽快落地无为,推进林长制改革,打造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无为市委、市政府已将国家储备林建设列为全市2021年重点工作。

三是满足无为市实际需求。我市森林每公顷的蓄积量仅为42立方米,木材产出严重短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无为本地及周边区域木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改培森林质量差、目的树种不明确的低质低效林,抚育木材增产潜力较大的中幼龄林,不断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可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木材储备,是有效保障区域木材的供给,维护区域木材安全的重要举措。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0年9月,市林业局、乡投公司前往滁州市考察学习储备林相关工作方法及先进经验,市林业局根据总体规划,起草了《无为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10月28日,市政府办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无为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与会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市林业局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2021年11月通过网站向社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方案》(送审稿)。报请市政府同意,请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根据市司法局审查报告,市林业局修改完善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2年1月24日,经第1次市政府常务会审定,以市政府名义(无政秘【2022】7号)正式印发实施。

四、工作目标

在规划期内,建设国家储备林21.71万亩。建设范围涉及全市国有林地、集体林地等,分布在全市20个镇,形成四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

五、主要任务(内容)

根据无为市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现状和小班实地调查数据,无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形成四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

(1)沿江沿河储备林区

包括刘渡、姚沟、高沟、泥汊 4 个镇,规划建设沿江长江景观兼用材林,营造良好的森林本底条件的同时为沿江旅游奠定基础;沿西河建设以杨树、柳树、池杉、枫杨等短周期培育为主的储备林,打造“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沿江沿河森林。

(2)农田林网储备林区

包括陡沟、福渡、无城、赫店、十里墩、襄安、泉塘、洪巷 8 个镇。该区域位于无为市中部和东北部,林地资源较少,规划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兼用材林。

(3)西南环山储备林区

包括无为市西南部环山的开城、蜀山、鹤毛、昆山、牛埠 5 个镇。规划对坡度小于 15 度的山地及岗地可适度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果材兼用林;在西部浅山丘陵区域的省道 S220、S330、S449 等道路两侧现有绿化成果基础上,通过保护拓宽、补缺造林、优化绿化树种配置和创新栽植模式,提升道路沿线的森林质量。

(4)特色产业配套区

包括无为市西北部的石涧、红庙、严桥 3 个镇。规划以现有的薄壳山核桃基地、白茶基地和优质桃基地为载体,开展林苗一体化经营。同时依托天井山、衖口霸王山农旅项目、桃花坞田园综合体、西九华文旅综合体、万年台、三公山、竹丝湖 7 个“储备林+”产业发展节点。打造区域“林游一体化”“林果一体化”“林养一体化”等“储备林+”经营模式的示范点和发展级,形成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产业配套区。

六、创新举措

一、充分探索地方特色林业产业。无为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改变传统林业产业发展观念,在保障木材储备的同时深入挖掘林下经济、森林生态产品、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的发展潜力,探索地方特色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二、充分利用乡土树种。我市栽植的薄壳山核桃初果期较短、盛果期长、亩产值高的优势,采用“薄壳山核桃+中草药”“薄壳山核桃+农作物”“薄壳山核桃+精品苗木”等模式,提高林地的产出率,加快薄壳山核桃林产品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发展,既可以保证国家木材储备,又可以极大提升项目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保障还贷能力。

七、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严格按银行贷款要求,按比例足额注入项目资本金。严格资金管理,储备林基地建设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和滞留。

2.保险保障。全面推行林业保险,对利用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参照公益林补贴政策,全部纳入林业综合保险。

3.技术保障。一是坚持“适地适树”,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设计造林模式。二是坚持科技支撑,建立“四有”科技支撑体系。有计划,制定全面的科技支撑计划,紧紧围绕各项目环节,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有投入,预算足额的科技支撑经费;有组织,建立完善的科研推广与培训组织体系;有成效,形成一批科学研究、示范建设和人才培训成果。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无为市林业局 森林资源管理股

解读人:万琪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6365290

电子邮箱:9831743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