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卫生健康委无为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无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29 11:25信息来源: 无为市卫健委阅读次数: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驻无各单位,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园)管委会: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无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为市卫生健康委               无为市发展改革委

                                   2022年11月25日

无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深化医疗健康事业改革、着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使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根据《安徽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芜湖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无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总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80.6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8/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9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基本建立,市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卫生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物资储备、技术支撑等方面不断加强,建成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完成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无为济民医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预检分诊逐步完善,建成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提升。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5家、开放床位5428张;卫生技术人员39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50人、注册护士1338人。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持续增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45%77%23%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中医院二期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大楼建成使用,业务能力处于全省同类机构领先水平;无城卫生院新院完成改造并迁址投入使用;民营医院达到12家,床位占比27%。区域诊疗中心和学科建设不断推进,襄安镇中心卫生院、高沟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精神科、肿瘤科加快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245项,规范管理率持续提升;组建26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总签约率30.02%,重点人群签约率60.03%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建立以基层为重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建的慢性病防控体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建立无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无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医疗与保健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严控血吸虫病传播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整合全市医疗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发展,实现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市级公立医院加强与三级医院协作,市人民医院已与8家三级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与1家三级医院建立过对口支援关系;市中医医院与7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同时,市人民医院与安医一附院签署了2紧密型联体框架协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全市所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在专家资源下沉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药品供应保障、医保补偿、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等六个方面实现上下贯通,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化了健康问题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转变了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式,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与格局逐步形成。医疗卫生事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度框架逐渐清晰,卫生健康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支撑性作用进一步凸显。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群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需求持续增长,为卫生健康扩大服务供给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公共卫生防控压力不断增加,多层级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我市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基层医疗短板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快速提高,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需求迸发,“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加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多发,“长寿不健康”问题显现。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明确健康无为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构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奋力打造一地四区、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卫生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全面推进健康无为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维护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从增强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出发,强化政府在提供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加大投入。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调整结构,优化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凝聚改革合力,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着力解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立足市情,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域医疗中心。推动跨区域范围内卫生健康资源共享。充分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城乡、区域及系统内各领域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城乡卫生事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健康素养显著提升,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健康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性、领域性资源差异明显缩小,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主要卫生资源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不断优化,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一批重大疾病,人民对健康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健康服务模式有效转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基本全覆盖,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初步形成。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目标

健康

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岁)

80.6

81.1

2

健康预期寿命(岁)

---

同比例提高

3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16.4

<13

4

婴儿死亡率(‰)

4.43

<5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91

<6

6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9.24

<15

健康

生活

7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7.31

27

8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19.44

控制20%以内

9

省级卫生镇数量占比(%)

10

100

健康服务

1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19

2.6

11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1.88

2.2

12

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

0.19

0.34

13

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0.95

1.57

14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1.75

3.8

15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0.16,90.03

90

16

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90

17

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

95

≥95

18

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4.6

19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53.5

持续降低

20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

---

≥80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健康无为促进行动

1. 优化健康无为推进机制。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格局,高效开展健康无为建设的督查、指导、评估等工作,统筹推进健康无为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创建为契机,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落实,努力争取做到全市领先、全省示范,成为群众有获得感、有影响力的健康无为特色品牌。探索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健康审查制度,建立公共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从源头上真正落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建设,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和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改厕为重点,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推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市场化发展。2024年创成国家卫生市,到2025年国家卫生镇申报达50%以上,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到100%

3. 干预和控制重大疾病危害。聚焦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坚持多病共防,强化监测预警、风险研判、主动干预和随访管理,降低叠加流行风险。加强免疫规划,维持高水平人群免疫屏障,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 90%以上。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梅毒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强化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源头治理和综合防治,加强麻风病监测与畸残康复工作,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 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治以医防融合为抓手,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血糖血脂检测、口腔预防保健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服务,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以实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为抓手,推广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不断扩大机会性筛查覆盖面。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开展“三高”共管。稳步实施居民心血管病、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项目,探索多学科联合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干预、管理的防治模式。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管理网络,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覆盖面。到2025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到15%以下,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0%

5.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监测预警、救治救助、康复服务和监护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规范社区随访管理和分类干预,加强病情监测,提高患者发现和管理能力。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稳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等。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逐步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无为、健康无为建设。

6. 加强执业健康保护。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源头控制、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加大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力度,加大职业病多发易发领域的隐患排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广泛深入开展宣教培训,推进健康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机制建设,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到2025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85%以上。

专栏1健康无为促进工程

健康无为推进机制建设工程。健全党委政府健康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健康无为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健康无为建设工作考核。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实行健康与发展综合决策,推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及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评估。

卫生城镇创建工程。2022年,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4年创成国家卫生市,到2025年国家卫生镇申报达50%以上,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到100%启动国家卫生市创建。

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健康促进市”创建、开展医院、学校、企业、社区等“健康促进场所”创建。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市2025年,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不低于50%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精神疾病防控体系:推进精神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推动社会心理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继续推进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到2025年,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推进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全人群、多部门、综合化”的心理应急干预机制。

 

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1.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以疾控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控网络。强化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验检测、区域健康大数据分析利用等职能,提升实验室检测、监测预警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备,强化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预防保健科室,建成基层哨点。

2.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健全政府主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的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完善多部门、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畅通部门间、区域间的监测数据共享与交换。建立健全症状监测系统和公共卫生风险征兆监测系统,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哨点布局,进一步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网络。进一步提升市疾控中心流调溯源、现场调查处置、实验室基本检验检测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等能力。动态调整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南,加强针对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探索建立高度专业化、快速响应的现代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市本级组建一支快速反应小分队。

3.提高应急医疗救治能力。规范设置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持续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应急物资、防护用品等的储备。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可转换病区。全面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检测、隔离、转运等处置能力建设,发挥好及时发现、先期处置和转诊功能。推进区域立体化急救体系建设,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市人民医院牵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院前急救网络,健全院前院内急救信息平台,优化急救人员和车辆配置。到2025年,全市急救车辆数量达到每3万人1辆,打造城区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

4. 强化医防协同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建设,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完善市人民医院承担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疾控、妇幼、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协作工作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疾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压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在整合原有预防保健科或疾病控制科的基础上,成立公共卫生科。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到医疗机构进修临床知识机制,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医共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制度,并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专职公共卫生医师。

专栏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市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基本检验检测设备和现场调查处置等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标准化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

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院区和可转换病区,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统筹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科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并具备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检测能力。推动公共设施平战结合改造升级。

院前医疗救护体系推进工程。健全以市人民医院为主导,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院前急救网络,到2025年,实现城区服务半径5公里以内、农村地区服务半径10-20公里以内的“急救服务区”;按照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其中至少40%为负压救护车。

 

(三)奋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1.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整合市乡医疗资源,依据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统筹规划,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突出龙头作用,依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医共体牵头医院,作为辖区内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辐射全市,承担全市疑难重症病人的诊治工作,同时发展自身专科特色,合力对全市医疗资源进行提质扩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打造襄安、高沟、开城、石涧、蜀山5个区域分中心。加快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提高妇幼健康、公共卫生、肿瘤、精神、产科、儿科、康复、护理等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

2. 加快推进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大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积极谋划并推进城东院区建设、疫情救治能力提升、综合内科及危重病房改扩建、三级医院创建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5大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科室设置,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力争2022年完成三级综合医院申报设置,2024年创建成功积极谋划并推进市中医院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医康复中心及中医药科教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2大临床服务中心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三级中医院申报设置,2025年创建成功

3. 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规范医疗行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各类质控组织、质控标准体系、专业化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和管理标准化。规范诊疗行为,以抗菌药物为重点推进合理用药,进一步加强处方监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完善科学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师队伍建设,完善药学服务规范,加强重点药品临床应用监控和管理,推进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完善日间手术管理流程,建立日间手术配套措施。强化护理力量,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加强血液质量安全管理,优化采供血机构服务和管理大力推动自愿无偿献血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4. 引导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按照“非禁即入”、质优高效、错位发展的原则,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和卫生服务领域,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举办达到二级医院以上建设标准的综合医院,或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儿科、老年病、口腔保健、康复、护理等紧缺专科医院及其他类别的医疗机构。为避免低水平建设和恶性竞争,原则上不再批准新设置一级综合性医院。支持有实力的社会办医机构连锁经营、规模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院和门诊部、诊所以及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审批个体诊所,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纳入到整体医疗质控体系,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实行同质化管理,促进社会办医提质增效。

5.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与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市人民医院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深度合作,探索医院托管、科室对接、团队对接、学科扶持、外派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快速提升我市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市内外有影响的特色专科或医疗中心。积极开展区域医联体合作、建设长三角医学专科联盟、知名专家来无带教、“四固定”坐诊服务和远程诊疗等方式,引进先进医疗资源,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专栏3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打造襄安、高沟、开城、石涧、蜀山5个区域分中心。

市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市人民医院积极谋划并推进城东院区建设、疫情救治能力提升、综合内科及危重病房改扩建、三级医院创建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卒中、胸痛、创伤等5大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科室设置,提升医疗救治水平2024年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加快推进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谋划中医康复中心及中医药科教综合楼等项目建设,2025年成功创建三级中医医院。

 

    全面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 优化基层服务网底结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机构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对不同类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等建设,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到2025年,迁址新建高沟镇中心卫生院、开城镇中心卫生院、蜀山镇中心卫生院、福渡镇卫生院,支持陡沟镇中心卫生院、姚沟镇卫生院加快院区改造。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个村卫生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补足设施设备短板,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2.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以国家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以及创建社区医院等为目标,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范围、诊疗能力、管理水平等持续质量改进。探索以双向转诊服务、双向业务交流、双向绩效考核等为重点的医疗资源“双循环”管理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科、内科、儿科、外科、中医科等科室技术力量配置,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牵头医院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出诊、巡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规划,推进差异化特色诊疗。推进区域性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到2025,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覆盖到所有乡镇卫生院。完善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支持具备条件的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工作,到2025年不少于5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3.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工作、互联网+签约服务,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应用,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数字化改革。到2025年,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

专栏4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乡镇卫生院服务提升工程。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高沟、开城、蜀山、福渡卫生院迁址新建,支持陡沟、姚沟卫生院加快院区改造等项目。到2025年,确保每个乡镇设置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全市建设一类卫生院4家、二类卫生院10家、三类卫生院6家;建设1-3所社区医院或达二级综合性医院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推进区域性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到2025,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覆盖到所有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服务保障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医疗用房设施条件,配置必要的医用设施设备,补齐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短板。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社区根据人口规模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由社会资本举办。

 

(五)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依托市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其他公立医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全覆盖。实施中医药优质资源提质扩容行动,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和治未病服务能力。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确保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发挥中医预防保健优势,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企业。

2.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实施中医特色优势培育行动,加强针灸、推拿、骨伤、肛肠、妇科、儿科、皮肤科、心病、脑病、肺病、脾胃病、膝痹病、肿瘤、康复等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推动中医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骨伤、肿瘤、儿童哮喘等重点病种诊疗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面普及基层中医药服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规范化中医馆、提供中医康复服务和6类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3.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深化医教协同,培养一批坚定中医信念、精通中医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实施“西学中”培训项目,补齐我市中医医师不足的短板。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并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鼓励市中医医院设立特设岗位,用于引进临床急需的骨干人才。加大对中医药人才计划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政策。

专栏3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工程。贯彻落实《芜湖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举措》,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提升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推进市中医院标准化建设,使之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中医特色优势培育工程。加大对中医药人才计划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筛选中医优势病种,优化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向基层推广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争创2-3个省级优势专科,3-5个省级特色专科。

(六)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1. 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健全人口预测预警制度。优化完善生育配套政策和服务制度,推动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抚幼养老功能。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母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制度。

2.发展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规范有序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给,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建立1所公建民营模式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支持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机构,建成一批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示范单位。鼓励建设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对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标准建设托育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到2025年,老旧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补齐托育服务设施。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互联网+托育”发展,帮助家庭成员提高照护能力。

3.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实施妇幼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健服务。巩固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市人民医院加快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统筹推进婚前孕前保健及生育全程服务,促进生殖健康。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继续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治项目。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重点疾病防治,推动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提质扩面。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规范0-6岁儿童健康管理,促进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促进母乳喂养。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加强高危儿管理与早期干预,做好儿童健康管理和指导。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强化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推广青春健康工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到2025年,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8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80%,产前筛查率不低于7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不低于98%

4.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于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转型发展,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建设,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服务的床位。加快推进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到2025年,85%以上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到全覆盖。加强失能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增加居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加快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完善65岁以上常住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适当调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项目和内容,到2025年,城镇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

专栏6“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增加普惠性托位供给,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2025年,建立1所公建民营模式的普惠性托育机构2021年起,对民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进行奖补。扶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向下延伸,接收3岁以下儿童,推进幼儿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一体化进程。

母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提升高龄孕产妇管理救治能力,按国家标准2025年前完成市人民医院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临床救治中心建设。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继续开展妊娠风险防范等五大行动。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全面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服务;增加从事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医疗机构;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面,不断拓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到2023年,全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产前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7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

全面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2022年,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23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70%以上;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达到80%以上。

老年“人性化”就医促进行动。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加快解决老年人在就医服务中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持续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到2022年底,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梯度功能定位,加快市级公立医院提质升级,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患者占比,将更多优质服务和技术资源下沉。按照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的要求,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单病种分级收治与健康管理,稳步提升市级公立医院三四类手术、急危重症的诊疗量占比,稳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产出,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完善转诊备案管理。建立健全上下级医院、医共体内外的转诊标准和机制,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通道,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逐步提高预约转诊比例。

2. 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健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扩大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完善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等保障机制,加强医院内部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奖惩挂钩机制。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3. 强化“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深化改革内涵,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完善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推进技耗分离改革,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合理保障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水平,适当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倾斜力度。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强化医保政策联动,优化转诊备案管理,改善跨省异地就医人数和比例较高等情况。到2025年,“三医联动”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全民医保制度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基本形成,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得到更好保障。

4. 健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完善综合监管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水平。实施执法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参公管理,打造现代化技术过硬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健全职业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增强职业健康执法能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放管服”改革,切实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执业,主动适应新的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院的治理挑战。加强综合协调,强化执法能力保障。

专栏7 医改重点攻坚工程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工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紧密型医共体专家下沉机制。强化上级医院牵头保障功能定位,建立检查、检验、药品供应、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服务,通过在线服务方式解决上下级医疗资源衔接问题。到2025年末,力争全市基层诊疗服务量占比提升至70%以上、域内就诊率(住院)提升至65%以上。

“三医联动”推进工程。建立以健康为导向的医保支付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紧密型医共体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机制。完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完善工作保障与推进机制,强化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公立医院精细化工程。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推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到2023年逐步开展公立医院按科室、床日、病种、诊断分组成本核算,医院收入结构和内部绩效分配办法进一步优化,力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比重达到40%以上,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40%以上。

 

(八)优化完善要素支撑保障体系

1.强化党的领导和建设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使党建工作要求得到充分体现;健全完善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书记、院长经常性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建立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双培养”机制,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推动民营医院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民营医院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

2. 强化政府投入按照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要求,建立稳定的卫生健康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体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健康投入责任,完善合理分担机制,稳步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并维持在合理水平。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加大政府卫生健康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善财政投入结构,政府新增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资源补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投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华佗计划”,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完善选拔机制、建立研修制度、资助重大学术活动等,打造卫生健康高地。强化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逐步解决院前医疗急救人才、公共卫生事业人才、基层医疗卫生学科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医教协同,优化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健全医学终身教育制度。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助理全科医生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在岗医师学历教育。加快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师承制度。加强精神、老年医学、护理、急救、康复等紧缺人才以及生殖健康咨询师、护理员等技能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妇幼健康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产科、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多方式增加产科、儿科医师和助产士数量。加强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深化卫生健康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健全多层次人才激励制度。

4. 强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联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建设集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等为一体的健康数据中心,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建设,构建远程医学服务体系。培育健康医疗信息化新业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医疗,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提高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银行与医院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医疗机构与医保、金融机构的服务资源,优化就医医疗流程,提高群众接受医疗服务的获得感。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基础,深入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强化预防、治疗、康复的精细服务。整合居民健康管理及医疗信息资源,开展居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5. 强化产业支撑。依托健康食品城、中国羽毛产业基地、生物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健康食品、健康体育、生物医药、“药食同源”开发等产业。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加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健康养老、体育休闲、养生旅游、健康管理等健康新业态的协同发展。全力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引进和发展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医疗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合一”的发展生态,有效整合并集聚资源强链补链,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在发展理念中体现健康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指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公共资源配置上满足健康发展需要,将主要健康指标、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完善推进机制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提到更加突出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抓好组织实施。充分发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牵引作用,建立规划执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机制,制定年度执行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建立规划执行闭环管理机制,增强规划刚性。对纳入本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

(三)做好宣传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政策解读,营造卫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及时宣传各类政策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群众对改革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卫生健康事业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测评价

健全卫生健康规划体系,加强上下级规划衔接。做好规划重点任务分解,推动将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