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卫健委2022年新闻发布会--《无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0日
发布地点:政府办会议室
发 布 人: 无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朱先铸
无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财务股副股长 尚金久
发布单位:无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持人:政务公开办
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我委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无为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无为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现将有关事项发布如下: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主要成就
回顾“十三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答卷,成绩来之不易。
(一)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6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8/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91‰。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基本建立。建成了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逐步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提升。
(三)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5428张,卫生技术人员39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50人、注册护士1338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45%、77%、23%。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市中医医院二期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襄安镇中心卫生院、高沟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2类45项,组建了26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总签约率30.02%;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严控血吸虫病传播;继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发展,市人民医院已与8家三级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与1家三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市中医医院与7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同时,市人民医院与安医一附院签署了2个紧密型科联体框架协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全市所有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系统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规划》厘清了“十四五”时期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构建与无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制度,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同时,聚焦卫生健康领域的短板弱项,着力解决百姓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二)坚持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规划》立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突出无为特色,明确4项发展目标,设置20项具体指标。提出与三孩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相适应的托育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通过谋划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高质量推进“健康无为”建设。
(三)坚持延续性与阶段性相契合。《规划》内容在与“十三五”规划保持延续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了国家、省、芜湖市对“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20个发展指标中,一部分沿用了“十三五”规划指标,如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等;新增的指标主要结合“十四五”的重点工作如托育服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新增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等目标任务。
三、“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主要内容介绍
(一)总体要求
《规划》共四大部分,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剖析了目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挑战,科学设定了“十四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健康无为促进行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推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市场化发展。2024年创成国家卫生市,到2025年国家卫生镇申报达50%以上,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到100%
2.重点完善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聚焦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应急、保障等关键领域,完善体制机制,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构建以疾控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控网络服务体系。二是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襄安、高沟、开城、石涧、蜀山5个区域医疗分中心,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5大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市人民医院城东院区建设、综合内科及危重病房改扩建、三级医院创建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与提质扩容。预计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7.5张、2.6人、2.2人。三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快构建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中医特色优势培育行动,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中的特色作用。
3.优先提升两项能力。一是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优生优育和妇幼健康全程服务能力,到2025年,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8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80%,产前筛查率不低于7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不低于98%。二是提升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健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服务体系,构建生育友好型、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到2025年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达到80%以上。
4.筑牢基层网底。实施镇卫生院服务提升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市人民医院龙头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质量与效率。到2025年区域医学共享中心建设覆盖到所有镇卫生院,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以上,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全覆盖。
5.强化两项支撑。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华佗计划”,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完善选拔机制、建立研修制度、资助重大学术活动等,打造卫生健康高地。二是强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联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三医联动”,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到202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全民医保制度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基本形成,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得到更好保障。
7.发展生命健康产业。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加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健康养老、体育休闲、养生旅游、健康管理等健康新业态的协同发展。推动无为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生命健康产业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抓好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努力完成各项发展目标和重大计划,全方位谋划推动无为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