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2023年新闻发布会--优化环评审批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第三季度)
发布时间:2023年8月30日
发布地点:市政府东三楼会议室
发 布 人:芜湖市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章扬
芜湖市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审批股副股长 丁旺
发布单位:芜湖市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
主持人:政务公开办
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网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关于优化环评审批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工作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生态环境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优化环评审批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工作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优化环评审批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为企服务能力水平,市生态环境分局强化制度建设,对环评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将线上、线下审批相结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办理,对于审核无误的项目做到应审尽审,整个审批过程公开、透明,企业随时随地掌握审批进展,整个审批流程大大缩短。为全市新、扩、改建设项目尽快落地、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捷服务。
(二)深化环评审批改革
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环评审批事项,不予退回,先行受理,申报单位可以在审批前继续补充材料,有效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开展告知承诺制试点。对属于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17大类44小类项目,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批,当天即办即走,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执行环评正面清单。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名录(试行)》,明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项目清单,对无污染或环境影响微小的建设项目豁免环评审批,大大缩短企业项目投产时间。
(三)开展为企服务工作
提供受理前政策咨询服务。对于复杂项目、疑难问题及时通过环企直通车等平台向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汇报、请示,及时提供准确的政策答复。指导企业编制环评。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针对企业、第三方公司在编制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问题,一一予以解答,避免企业反复修改,节省宝贵时间。前往企业现场办公。不定期深入走访企业车间等现场一线,与企业主管、项目工程师面对面交流,对提出的环保技术问题,能现场解决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在与上级环保部门、专家学者积极探讨后,给予企业满意的答复。
(四)提升为企服务效能
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局上下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工作职责,自觉树立起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思想意识,不断营造全员参与、同促共进的良好氛围。提升服务水平。在严格执行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企业和群众对环评审批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严肃工作纪律。把干部职工在纪律执行,工作落实、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成效与评先树优、选拔推荐紧密结合,坚决纠正在环评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将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永远放在第一位,为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五)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2021年以来,共受理办结环境影响报告表15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286个,核发简化管理排污许可证127家。
2023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补齐自身工作短板,持续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无为。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实施项目承诺制审批。对符合告知承诺制试点的项目类型,主动告知建设单位,根据其意愿,选择告知承诺制审批的一律实施项目承诺制审批。继续实施容缺受理、公示制度。对确定能够取得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受理、公示阶段不要求取得总量核定表,节省项目审批时间。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疫情防控物资等的项目,探索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三是提高受理前政策咨询服务水平。对审批业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项目前期提供准确的政策咨询服务。
本次新闻发布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