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场监管所、直属机构,机关各股室、协会:
现将《2023年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工作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无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8月1日
2023年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关键之年,无为市质量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芜湖市局的工作要求,以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以质量基础设施为支撑,统筹产业、区域、企业质量安全与发展,创新推动质量变革,弘扬传播质量文化,提升质量治理效能,全方位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更好的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新纲要、新条例。在全市范围开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和《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学习宣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是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面向中长期的质量纲领性文件,确立了新时期质量工作的新方位;《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是贯彻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具体举措,是全方位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重要指引;《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为体系化推动质量发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各级组织对新纲要、新条例的专题学习,全面抓好纲要与条例的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二)充分发挥宏观质量牵头抓总作用。充分发挥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责分工、人员培训、沟通交流、督导检查、质量考核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务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三)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围绕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要求,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以创建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和安徽质量认证示范区为重要抓手,依托无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质量品牌的升级创优,质量安全的全面监管,质量人才培训教育等行动,推进区域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
(四)强化质量工作督察考核。坚持问题导向和可量化项目,高标准完成上级对无为市的质量工作考核和其他有关质量指标的考核督查。明确考核重点,简化考核程序,强化结果应用,真正把质量考核督查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抓手。
二、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五)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电线电缆”产品,以“质量提升标杆示范、组织示范、人物示范、教育示范和文化示范”(简称“五大示范”)为抓手,依托创建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和安徽省质量认证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开展“一园一品”质量提升行动,走以质取胜、自主创新、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道路,着力夯实我市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质量基础,提升全产业链水平。
(六)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根据《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规范》(DB34/T4345-2022)要求,以“一园一品”质量提升行动重点项目为重点,增设安徽省无为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一站式服务站。深化质量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质量问诊,质量巡诊、质量帮扶、质量培训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拓展质量提升合作空间,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质量人才的培育,优化质量基础服务效能,为全市质量提升项目提供助力。
三、有序推进政府质量奖审创
(七)积极开展芜湖市政府质量奖组织申报。根据芜湖市政府质量奖申报要求,加强对我市“重点培育对象”的培育与跟踪服务,选取优秀“种子选手”,加强培育引导,组织推荐重点企业进行第八届芜湖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
(八)完成《无为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修订。 以《无为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修订为契机,优化质量激励评价制度方式。通过扩大申报范围、调整奖项数量、改进评审方式和程序、提高奖励额度、引导争创更高荣誉等内容修订,进一步从法治层面规范有序推动各行各业争创政府质量奖,着力提升芜湖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为争创省、市质量奖储能蓄力。
四、持续优化品牌培育工作
(九)持续完善两个名录库的建设。结合市局“查隐患、补漏洞、强监管、促提升”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求,在全市继续开展《中小企业培育名录库》和《龙头骨干企业名录库》两个名录库建设,为全面有效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落实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完善质量品牌梯度培育提供有效支撑。
(十)抓好“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申报。
加强对我市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的遴选培育工作,根据《中小企业培育名录库》和《龙头骨干企业名录库》建立要求 ,分级指导、梯度培育、按序推荐,不断夯实创牌根基,让企业在有效培育中真正受益成长。
(十一)稳步推进“芜湖智造”品牌认证。积极宣传“芜湖智造”品牌认证工作,按照“芜湖智造”品牌认证评价体系,持续推荐有能力的企业积极申报“芜湖智造”品牌认证工作,逐步在全市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等级优、品牌形象好、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产品。
五、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十二)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加大缺陷产品召回调查力度,聚焦省局消费品召回重点监控目录开展召回工作,强化缺陷线索摸排。建设产品伤害监测点,拓宽产品伤害信息采集渠道。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提升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水平。利用重要活动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和召回法规制度宣传,开展召回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超市“四进”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缺陷产品召回认知度,营造良好召回氛围。
(十三)持续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做好首席质量官培训机制落实工作,继续开展市本级层面首席质量官能力基础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效果评估,确保教育培训多措并举、同向发力、常态实施、力求实效。同时以两个名录库建设为抓手,督促辖区企业全面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切实保障首席质量官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质量工作建议权、质量改进推进权、质量安全监督权、质量问题否决权和质量文化公益权等职权,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贯彻落实“质量第一”理念、推进质量变革创新、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与作用。将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推进情况纳入对各镇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企业申报各类质量荣誉、示范培育、激励扶持等项目的申报条件。
六、全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十四)扎实开展质量“六进”活动。结合“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质量强国战略和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题,围绕质量文化宣传、质量教育培训、质量品牌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质量强企惠民、质量振兴乡村等方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特色纷呈的群众性质量活动,讲好无为质量故事,推介无为质量品牌,塑造无为质量情况,创新组织“质量第一”课,持续巩固和深化质量激励成果,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持续开展质量知识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中小学生,职业员工和广大消费者的质量意识, 推动全民共同参与质量强市建设,努力营造党委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