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陡沟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9-04 10:13信息来源: 无为市陡沟镇阅读次数:编辑:高扬 字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立足当下,陡沟镇必须要拓展视野,敢抢敢拼,提升本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陡沟实际,全心全意谋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提质增效,精准发力补短板,做大做强做优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在无为市加快打造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进程中贡献陡沟力量。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五项主要经济指标(财税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商贸单位零售额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将重点做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财源培植,更优服务推进双招双引

继续招大引优。根据市政府部署,结合陡沟实际,利用乡贤资源,加大“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力度全力推进国有资产归集整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资源,以要素吸引客商。继续创新驱动。实施镇域农业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培育引领型发展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镇内企业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继续强化服务。持续推进一改两为”工作水平,指导企业用足用活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对签约落地项目实行跟踪帮扶,通过惠企助企奋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二)聚焦乡村振兴,更高品质实现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南、北、中三区”协调发展,全面彰显我镇新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在南部引领区立足于“创”,打造融合发展新亮点。持续释放美丽乡村建设红利。围绕红色景区、龙舟文化,加快亲水乐园·濡须厵村整体打造,加快推进忠台印象文旅项目建设、评选培育“陡沟伴手礼”、谋划“陡派生活”,举办“双龙会”,力争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文旅品牌。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三清三改”工作力度,重点开展塘口绿化提升工程,加大通江大道、塔江路、后河埂沿线的特色标杆打造力度,统筹调度好贵山新龙、双湾西庙湾2个美丽乡村项目以及3个宜居村庄建设,进一步凸显陡沟人水相依、水景相宜的特色。 持续升级农业产业发展载体。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黑鱼规模化养殖企业入驻,打造长三角乌鱼片预制菜加工中心和集散中心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镇客厅”内涵提升,继续申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继续申创安徽省级三产融合发展微型集聚区启动龟鳖文化产业园前期准备工作。

在中部崛起区聚焦于“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引擎。坚守“底线”意识。毫不动摇守住耕地“红线”严打“非农化、非粮化”加快推进区域高标农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土地集约化试点。继续争创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设施渔业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力度提升稻虾综合种养“亩均产值”打造陡沟水产养殖集聚区“核心样板”。突出党组织引领。全力推动裕兴、百官圩等3个重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开展,制定完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实施办法》,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到今年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10万元突出产研销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清峰水产、文虎家庭农场、江十月、福传农味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稻虾米、小龙虾品牌化形成自己独有的高附加值的虾稻米产业。突出人才导向。将电商带货、农技咨询、教育培训等多种类型活动有机融合,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土专家”。谋划开展“话乡贤、寻乡贤、学乡贤”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模范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在北部赶超区着眼于“优”,打造品牌生态米生产区质量提升强基础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还田、绿肥还田等,着力在田桥圩推广专用品牌粮种植面积3.5万亩以上,建立粮食提质增效示范点10个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夯实粮食增收基础以田桥米业等经营主体为依托,强化优质生态米加工产业培育。完善功能强配套完成陡黄路改造等工程,全力推动小卫河综合整治、上下九连圩陡沟段防洪通道等项目。实施田桥圩主干路段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立足长远谋提升加快推进田桥圩村庄规划建设,精密谋划村庄布局利用小卫河、裕溪河、西河等水资源,借力发展渔光互补经济网箱养殖、鲈鱼产业等培育新型特种水产品体系。

(三)聚焦生态环保,更大决心打造“绿水青山”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抓好大气质量提升,重点狠抓两季秸秆禁烧、集镇餐饮油烟排污、各类扬尘等空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优良率。坚决抓好水质提升,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水源地巡查、农村生活污水等水污染防治。坚决抓好固体废弃物倾倒、农村生活垃圾掩埋等土壤污染防治。坚持抓好“散乱污”企业等生态环境“牛皮癣”整治。

(四)聚焦项目建设,更大力度积蓄发展动能

推动形象大变化。全力打造“濡须厵街”集镇整治提升项目。高标准完成忠台高桥、百官圩刘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五一、刘东、双圩等村(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卫河、吴楠河、大港河主干沟渠疏浚工程,新建2座桥和2座控制闸,贯通境内全部主要水系,确保临江等泵站建成使用,进一步提升全镇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水美乡镇。推动辐射大升级。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支管网建设,确保百姓早日饮上长江水,有序推进天然气扩面延伸。做好G347服务区建设工作。推动功能大提升。加大道路建设投入,全力推动总计约24.4公里的自然村乡道提升工程,全力配合做好G347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S22天天高速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EOD水环境治理、裕溪河加固、下九连圩水系畅通、水美乡村等项目落户陡沟。

(五)聚焦民生热点,更实举措提升生活品质

守牢防返贫“红线”。继续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动态监测脱贫户、监测户等群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社保水平。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残疾人水平,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深化养老体系建设,尽早让五一村公建民营敬老院项目发挥作用积极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开展各类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不留安全隐患死角。转换疫情防控重点。突出保健康防重症,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和科普实效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完善信访领导包案制度,落实矛盾基层化解和属地责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强反邪教、禁毒、普法、反网络诈骗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能力。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深化婚丧礼俗整治,做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