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九月芜湖市疾病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09-06 09:17信息来源: 芜湖市疾控中心阅读次数: 字体:【  

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又正值开学季,重返校园,人群流动增加,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学生和家长们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相关传染病。

在此,芜湖疾控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要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肺结核、百日咳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新冠病毒感染

近期我市新冠流行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学校开学,人员流动性增加,预测发病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升高。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健康提示

1.继续保持良好个人防护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仅可以预防新冠感染,也可以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2.注意生活起居的调理。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有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3.学校师生、家长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4.脆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和未接种疫苗者)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

5.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肺结核

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学校、监狱、敬老院、厂矿企业、部队等人口密集场所传播,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盗汗、低热、呼吸困难、胸痛等。近期省内及我市,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学校及托幼机构等要加强新生入学体检、健康监测、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防控措施的落实。结核病不可怕,只要遵从“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原则,90%以上肺结核的患者可以治愈。不联合、不足量、不规则和不全程用药,易产生耐药。患者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健康提示

1.如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及早就医,学生、教职工患者应主动向学校报备,不隐瞒、不带病上课。

2.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3.不随地吐痰,尤其是结核病患者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规范治疗,患者出门时佩戴口罩,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6.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结核病。

7.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咳嗽可能持续百天而得名。典型病例可表现为严重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声音。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2.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当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日常做好防护

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适当锻炼、清淡饮食,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4.及时就医

无论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且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时,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时,应主动前往医院。一旦确诊,需要及早隔离。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症状。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水痘一般预后良好,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健康提示

1.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对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

3.幼托机构等学校集体单位应做好日常消毒和通风措施,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病人。

4.患者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健康人群避免接触患者疱疹液,防止感染。

5.水痘患者待皮疹结痂干燥后方可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