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桥镇2025年度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一、背景和依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之年,严桥经济发展壮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全面完成2025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及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能够更加平稳、有序、高效地开展,特制定本计划。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提前征集各方意见,做好全方位、多部门考虑,通过预起草、研读、修改、定稿等多次修改。
四、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项目理念成事,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大主导产业内培外引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迈进,奋力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新打法破壁革新,打造新质农业示范地。科技农业做精做深。示范引领,推动京淼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打造数字农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港、共享农创园、生态循环链5大工程,深入探索“科技+合作”,实现种养殖户合作共赢;数字治理,充分发挥“农监保”智慧平台作用,常态化巡查检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农业品牌做大做强。流转5000亩土地推进京淼源“蟹稻共生”新质农业产业园建设,创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模式,为全市耕地“非粮化”打造“严桥样板”;支持恍城水产产业园项目,加快120t/日气冻生产车间、年处理能力2万吨精深加工车间、库容量1.2万立方米冷链中心建设,一期项目将于6月建成投产,水产品综合利用率更进一步;创新“桑-粮间作”模式,全面启动勇记农业年产70万箱桑叶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流转2000余亩土地开展桑叶种植、“桑叶与玉米间作”,开发即食桑叶、桑叶茶等产品,开创土地利用新模式。农业设施做优做实。全力做好牌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收尾工作,加快福泉、湖塘两村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启动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面积10000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批复投资610万元的皖江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响山清洁小流域项目已完成申报,巢湖流域治理项目已通过芜湖市初审,京淼源产业园水环境治理项目正在积极谋划,严桥水系将更加畅通,抗排能力更加凸显,农业基础更加夯实。
(二)坚持以新理念点绿成金,打造开放林业创新地。聚焦林地保护。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严格落实“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护林员作用;不断完善森林防火通道建设、提高路网密度,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应急保障和快速处置能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退耕还林更新,协助实施病株除治,守护森林安全防线。聚力林地修复。计划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等营造林任务3500亩;开展生态评估,设计补植补播、土壤改良等一系列修复方案;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0.64公顷,积极谋划2025年度矿山修复计划,守好森林资源底线。聚拢林地资源。致力发展林下复合经济,充分开发林业资源和丘陵山地资源,变废为宝、积少成多,流转500亩林地支持勇记农业开展退耕还林地更新树种,种植经济桑叶,建设标准化“蛋白桑”种植园;引进芜湖盛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年生、多年生中草药种植基地和加工循环利用项目,构建“三系共植”体系,项目一期计划流转2000亩林地,目前已在象山流转300亩,预计亩均年收益8000元,充分发挥林地效益。
(三)坚持以新举措聚合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标杆地。深挖历史彰显文旅特色。实地普查全域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重点挖掘霸王山、丁汝昌墓和革命战争时期历史文化资源,围绕“西楚霸王”“红色老区”等IP打造文化新名片,以史为媒讲好严桥故事,探寻历史文化遗产新价值。深化治理擦亮文旅底色。以实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实固废垃圾、黑臭水体、秸秆禁烧、“散乱污”企业等环境保护排查工作,发现一起整治一起,查出一起治理一起,做到事事心中有底、时时放心不下、处处用心用力,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深度融合提升文旅成色。全面启动“霸王山文旅项目”“花间小路‘90、00’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充分研判、规划论证“京淼源‘蟹逅严桥’农文旅项目”,构建“历史人文+生态农业+青年创客”三位一体文旅格局;推动域内文旅资源连点成线、串线成面,谋划“京淼源、霸王山、丁汝昌墓、花间小路、强茂生态园”精品旅游路线,打造集文化传承、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大型会务、生态宜居为一体的高品质现代文旅产业示范基地,奔赴文旅融合发展新征程。
(四)坚持以新项目筑基惠民,打造宜居宜行舒适地。持续扮靓村容镇貌。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面启动2025年度54个1.0版宜居村庄建设;投资150万元建设平定双俞、严桥社区闻村、农场店门口3.0版宜居村庄,目前清单编制工作已完成,即将实施;积极推动群众休闲活动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村级阵地改造提升,统筹谋划群众休闲精品路线,乡村建设更有活力,群众生活更加舒心。持续推进互联互通。全面实施乡道提升,投资550万元新建总里程2.19公里“皖美公路”霸王山路,推动沿河西路东延、山东村路、照明山路和京淼源产业园区路等项目落地,目前已纳入交通规划,预计2026、2027年逐步成型;投资236万元建设长44米、宽8.5米的三跨式大河滩桥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招标程序,预计7月开工,建成后,尚礼片区到湖塘圩片区通行条件将得到有力改善;投资142万元实施道路大中修项目,实施正俞路、尚湖路、赫高支路等10条道路的恢复性、预防性养护工程;同步推进总里程53km的村道安防设施项目,路网布局更加完善,群众出行更为便捷。持续厚植民生福祉。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古楼养老服务中心如期交付,强化养老机构日常监管,提升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逐步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等新业态;严格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持续开展服务重点企业用工、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养老医疗保险等工作,确保就业局势保持总体平稳、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民生根基更为稳固,幸福底色更加亮丽。
六、创新举措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文旅产业示范基地,优化保障体系,改善民生福祉,把握安全发展底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细化重点工作任务。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统筹。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强化创新统筹协调领导机制。二是细化任务分工。将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三是强化管理监督。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督促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保证规划有序开展实施。四是严格奖惩机制,激发镇村干部干事激情,保障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