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第19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8-04 15:01信息来源: 无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阅读次数: 字体:【  

骆玉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促进非园区企业发展的建议》提案,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园区企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有灵气、有活力,我市一直高度关注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不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走上健康发展快车道。

一、加强生态保护,提升非园区企业环境承载力

1.坚持高位推动,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一线督导环境问题整改5次,召开环委会2次。市生态环境分局实地查看问题点位20余处、制定上级交办问题清单47个,对重点环境问题和整改进度迟缓问题进行督促调度。

2.严把审批关口,助推建设项目管理,市生态环境分局规范行政审批,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截止6月,共受理办结环境影响报告表3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48个;核发简化管理排污许可证35家,按照比例要求完成了3家简化管理和2家登记管理的质量检查。

3.提升执法水平,守护生态文明底色。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2023年上半年分别开展了在建工地专项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督执法、无为市工业企业排水再督查、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专项帮扶执法检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证审核等专项检查,共处罚案件数19件,处罚金额共计72.71万元。

二、优化融资环境,提升非园区企业金融支撑力

1.推深做实“百分之一工作法”。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围绕能源、用工、物流、税费、融资等企业利润影响因素,创新工作举措,助企提质增效、降本增效。1-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85.7%,实现营收利润率5.2%、较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2.建立完善融资服务机制。通过出台存贷款调度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管投资必须管融资原则”,坚持部门协调联动,促进各行业市场主体获得融资。全面开展金融“五进”活动,截至6月末,一级活跃市场主体走访率已达到60%。定期召开政金企对接会,今年以来共举办“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6场政银企对接会。

3.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合作银担“总对总”业务,扩大“订单贷”“亩均英雄贷”“园区贷”等业务规模,推动“科技贷”落地见效。1—6月份,无为融兴担保公司累计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4.89亿元。

三、推动模式变革,提升非园区企业管理内驱力

1.坚持战略思维抓培训。推动企业管理优化提升,组织20多家重点企业在合肥开展卓越企业家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采取授课讲学、基地参学、名企访学方式,树立企业“智改数转”思维导向,促进民营企业理念变革、管理变革、模式变革。推荐6名企业高管参加芜湖市精益管理培训,3家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安徽省中小企业银河培训。

2.坚持系统思维抓平台。建立并完善无为市“惠企通”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专员”“信息专员”“政策专员”三项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度,提供逻辑清晰的政策原文和条款清单,利用政策匹配功能向企业推送,破除“碎片化、业余化”的政策服务窘境,目前“惠企通”服务平台已发布政策文件58份,政策条款174项;成立无为市企业联合会,构建企业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健全社会化企业服务体系,第一批入会企业已达118家。

3.坚持底线思维抓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底线思维,依法行政,强化非煤矿山、盐业、墙散等行业管理,全力做好非煤矿山监管服务、墙散“四禁”执法工作、预拌砂浆企业备案申报以及临时(混凝土、水稳)搅拌站审核(不含沥青搅拌站)等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无为市安委会《关于印发<无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的通知》(无安〔2023〕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经信系统实际,印发了2023年经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按照任务分工,细化部署安排,压实工作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助力企业安全发展。

四、强化外引内育,提升非园区企业用工保障力

一方面加强招工宣传。强化“三级联动”宣传,按照“市牵头、镇配合、村落实”的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将用工信息和就业政策送到非园区企业周边居民户及相关求职者。线上累计推送包括比亚迪弗迪电池等六家企业在内的招聘短信40余万条,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招聘广告25万条;线下在820辆出租车LED屏幕、无城城区5块LED电子屏和城内10个公交车站投放重点企业招聘广告;印发企业宣传单页5万余份,在高铁站安置岗位宣传桁架,高速出口悬挂横幅16条。截至目前,全市服务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非园区企业招工宣传效果提升显著。

另一方面创新招工方式。是搭建深入镇村招工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到非园区企业周边村开展“点对点”小型“微招聘”,送岗位上门,截至目前,共带领企业开展镇村微型招聘会38场次,服务企业84家。二是搭建广泛多点招工平台。按照“时间灵活+地点灵活+形式灵活”的思路,广泛组织开展广场(公园)招聘会和晚场招聘会,2023年以来共开展“周三周六”人力资源市场、广场和公园招聘会49场,服务企业177家,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235人次。三是搭建全面覆盖直播招工平台。利用网络渠道开辟线上直播招聘新模式,目前已开展线上直播招聘10场,直播观看人数13.02万人次,线上投递简历823份。四是搭建校企合作用工平台。市人社部门带领市内重点企业赴铜陵、池州、淮北等8个地市十余所各类职业高校、中专技校开展校企合作谋划,鼓励校企双方签订就业意向合作协议,开展定向、订单式教育培训模式,缓解企业技能人才招聘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安徽工业大学、铜陵学院和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园招聘会17场,参与企业68家,累计收到简历1125份。

、下一步工作措施

1.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围绕企业的成本与利润构成,以集成、精准、务实的工作举措,推深做实“1%工作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惠企通”服务平台,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发布政策文件,加速企业问题办理,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企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推进建立问题办理闭环机制。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卓越企业家”培养工程,定期开展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学习交流;实施常态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培训机构,开展标准化、体系认证、人力资源、财务、销售等专业管理知识培训;实施技术人才提升计划,与郑州电缆学校、上缆所等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定期举办技术人才提升培训班或定向委培班,提升一线技术骨干素质水平。

3.推动实体化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集成培训、会议、协会入驻、优质中介进驻、沙龙、联谊、事项窗口办理等服务功能的企业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企业服务机制,优化企业服务方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企业服务新体系,实现为企服务的数字化转变,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384    

 

主办单位:无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负责人:      电话:6611056

联系人:惠苗苗    电话:66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