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片区教研|以研促教,共同成长——无为市教育局小学第一教研协作片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11月23日,无为市教育局小学第一教研协作片数学教研活动在实验小学城南校区如期开展。
本次活动分课例展示和集体研讨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的课例展示共有10位老师分两个场次同时进行,第一节由钟相龙、缪国新、彭玲、姚支军和王亮亮5位老师执教,第二节由章立、李莉、夏翔、孙娟娟和黄国强5位老师老师执教。
钟相龙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钟老师从分析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在解方程时,钟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解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能。课堂上,钟老师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应用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缪国新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缪老师在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形成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小兔乐园情境图,让学生寻找这里的间隔排列,并探索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该课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认识,从而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彭玲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吃西瓜”这个话题逐步展开交流,从而引出“西瓜的价格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并由此提出相关数学问题。这样的安排,既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使他们十分自然的融入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在指导用乘法竖式计算时,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侧重引导他们联系小数的意义,进一步确认计算的结果,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算理,感悟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学中,彭老师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猜想“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的注意力由算理及时转向算法,从而为算法的抽象积累感性经验。
姚支军老师呈现的是一节精彩课堂的教学《倒数的认识》。该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姚老师从有趣的汉字出发,过渡到数学中的分数,建立了学科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习倒数的意义打下基础。教学倒数的意义时,姚老师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一一说明概念中“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的意思,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在练习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索,知道了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落实了本节课的难点。
王亮亮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一课。该课示范性地提出了一些涉及数数、计算和方位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同时也要求学生从图中收集一些信息,并试着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数与计算以及方位等知识的应用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场景中收集信息,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亲切感,引起学习兴趣,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自主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让学生模仿教材中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章立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将桌面上的一个曲线进行拉直,在固定曲线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线段有两个端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知道线段的特征,这样使课堂活动具有多样性,整节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识。
李莉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以有趣情景引入,巧妙激发“统一标准”的需求,通过认标准、比划标准、找标准这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丰富表象。该课通过用“1厘米”小棒摆一摆量一量的环节,带着孩子亲历了尺子的构建过程,孩子们更是在“玩”中领悟了测量长度的本质——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而“估一估”更是在孩子们形成了“1厘米”“几厘米”空间观念后的灵活应用,用寻找参照物来推算线段的长度,并在验证过程中掌握测量的方法,为后面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该课同时培养了学生量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夏翔老师执教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课堂教学中,夏老师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使每个学生都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然后再结合平均分的过程书写竖式,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每一步的算理,最后再结合竖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从而理解竖式的结构和计算的步骤。这一过程的教学很扎实,训练有度。夏老师在本节课中非常重视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让学生把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
孙娟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个小球瓶口逃生游戏开始,引出课题,同时相机进行安全教育。老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提出问题“从己知条件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不能及时答出来,慢慢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学习单的设计,更好地展示了学生思维的过程。老师通过画一画、列一列的方式探究面积最大的围法,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最后再重新有序地整理表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黄国强老师执教的是《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复习旧知出示例题,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索算法,自主交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进行对比、优化算法。最后总结出分数连除、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课例展示结束后,参与活动的教师齐聚录播室,进行第二环节的集体研讨。
执教的10位教师分享他们课堂上的特色设计和教学反思。小学第一协作片的各学校教师代表进行点评,在肯定其教学优点的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严格落实了“一优三缺”的评课要求。老师们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浓郁而又融洽。最后,实验小学城南校区谢华东主任作总结。
“以研促教,共同成长”。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收获颇多,大家认识到只有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无为市教育局小学第一教研协作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