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渡初中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安徽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教学。规范了思想政治、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音体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二、课程设置方案及执行情况(周)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四、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宗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落地。
1.从规划符合我校校情的课程实施方案入手,坚持构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的育人体系。坚持突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关键、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支撑、以特色彰显为目标,提高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打造有影响力的“五育”典范学校。
2.通过重塑理念、整体设计等措施优化教学方式,努力推进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为学生可持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教学反思文化,用有效评价方式总结课程实施过程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优化,从而寻找并提炼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3.强化学科实践(实验教学),努力克服当下科学类学科教学中存的通过“做题”掌握学科事实、熟练知识技能的普遍现象,关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中学”,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播撒科学创新的种子。
4.进一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改革总体方案》,以评价改革来推动教学改革,结合五项管理,继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完善多元的评价体系,推动教学回归育人本源。
(二) 科学建立教学管理体系,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
1.组建一支专业化、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学科专家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多维度团队的力量,推动教学工作的落实和改进。对“备、教、辅、改、考、研”各环节工作,教导处将在继续加大检查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指导作用。
2. 坚持年级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继续做好抓起始年级习惯养成,做好不同学段的衔接工作;抓中间年级信念教育,努力实现整体提升;抓毕业年级复习备考,为毕业生提供面向未来的助力。毕业班工作除放手让年级主任管理外,教导处要对毕业班的质量监测做到精细化把控,从试卷质量、考试环节、结果运用等方面予以科学指导。
(三)深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共建美好心灵和谐校园。
1.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尽可能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2.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和开展。要抓好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活动,确保达标率在98%以上。进一步抓好眼保健操、广播操、大课间、体育节等特色活动的举办。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
3.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浓厚学校文化艺术氛围。
4.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