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记无为市高中生物学跨区域教学联动观摩暨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24日下午,无为市高中生物学跨区域教学联动观摩暨教学研讨活动在安徽华星学校举行。
本次活动由芜湖市繁昌区中学生物学教研员汪桐和无为市中学生物学学科中心组成员无为三中汪晓会老师共同主持。
无为二中王锐老师、繁昌一中孙丽娟老师和安徽华星学校谢宇飞老师分别执教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内容。
无为二中的王锐老师准备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完整有序,突出学生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及视频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多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繁昌一中孙丽娟老师的教学设计,给所有老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展现出了极高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为学生们的学习之旅铺设了一条充满探索与发现的道路。并巧妙地融合了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之精华,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架,采用了更多元、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启发性元素,通过提问、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安徽华星学校谢宇飞老师运用其学校“学引用清”教学模式,精心备课,语言流畅,巧妙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逻辑清晰,对概念、过程、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条理清晰的讲解,先从概念入手,再逐步深入讲解其机制和应用,使学生们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讲解基础内容的同时,还适当引入了相关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如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如何识别并转运特定物质,以及主动运输在细胞代谢和物质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拓展内容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课后,进入评课环节。安徽华星学校常务副校长张文根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教研活动是教育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的源泉。它不仅是教师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平台,更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各位老师的到来,不仅为安徽华星学校的校园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息,更为安徽华星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安徽华星学校一直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创新的教研文化,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随后,三位授课老师分别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了行自评,让听课老师们明白其教学设计理念和授课意图,增强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之后,来自芜湖市繁昌区及无为市各学校的听课教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高度表扬了三位青年教师基本功扎实,课件制作精美,板书漂亮,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对于新教材的新增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的强调,对新教材文本进行的有效整合。
活动最后,芜湖市繁昌区中学生物学教研员汪桐作总结发言,她对三位教师的表现予以点评及肯定,并对新教材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强调教师要充分备课,及时关注教师用书,把握好课堂的知识脉络,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本次跨区域教学联动观摩暨教学研讨活动,展示了区域内教师教学创新的水平和魅力,也为区域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宽广的教育教学平台。相信在市教研室引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生物教育教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