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规划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工作。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规划,2025年我市将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省级验收。目前,我市已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业务培训会,市教育局成立五个督导组分赴学校督查指导,研判不达标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建立问题台账,逐项化解,力争2025年通过省级验收,2026年通过国家级验收。
(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2026年我市将接受省级“双普”(普及普惠)验收,为确保创建任务完成,一是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二是加快民办普惠园建设,争取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资金列入教育费附加,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吸引非营利性民办园积极申报普惠园。三是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城区公办园和镇中心园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四是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宣传,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引导家长选择公办园就读,通过内部调剂或招聘的形式补充专业的幼儿教师,保障公办园教学的基本需求。
(三)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要素,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对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事迹。不断深化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推进教育干部交流轮岗。深化教师队伍内部体制改革,以消超编、补缺编、保教学为目标,盘活存量,发掘师资潜能。围绕全市教育发展最紧缺的学段、学科,开展优秀人才招聘、引进工作。
(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聚焦“五育”并举融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阅读”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美育、劳动、科技教育。继续实施高中教育品牌化建设,努力提高高中学校核心竞争力。
(五)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部门负责”的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模式,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和教育引导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大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欢乐校园”行动。继续抓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继续完善校园“三防”建设。持续推进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禁毒教育等工作,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