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教研|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促进课堂转型——无为市跨区域中学数学教学观摩与研讨联动活动在无为三中举办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方向,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概念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跨越,5月22日,无为市跨区域中学数学教学观摩与研讨联动活动在无为三中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数学的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通过示范课展示、专家评课、互动研讨及专题报告等环节,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
名师示范课: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核心素养
无为三中城南分校胡晓君老师执教七年级《不等式的性质》一课。胡老师以创新的教学设计,灵活运用“特殊→一般”“数形结合”“类比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堂采用游戏验证法,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数学推理能力,培养代数思维。课后,全国模范教师丁浩勇对胡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亮点:教学内容创新,引入新颖,巩固练习设计巧妙;2教学方法灵活,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类比推理;教学形式活泼,游戏验证法增强互动性,提升学生四种能力(观察、推理、表达、应用)。同时,他建议,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可拆分为两节课,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无为三中崔艳老师执教高一年级《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课。崔老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教学基本功扎实,通过实验探究、逻辑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几何的判定方法。课堂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数学教研员安英老师对崔老师这节课进行精彩点评,认为教学目标明确,任务达成度高;学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活跃。同时,她建议:进一步还课堂给学生,如在实验环节让学生自主操作(建议使用硬纸板模型);运用GGB(GeoGebra)或AI技术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观猜想和数学推理能力。
专家报告: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作业设计策略
活动最后,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郝丽娟老师作题为《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的专题报告。郝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提出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分层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强调“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推动作业从“机械训练”向“思维拓展”转变,为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
总结与展望
本次跨区域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通过示范课展示、专家点评和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策略。活动强调,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要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和探究性;要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要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能力。老师们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推动课堂转型,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无为三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