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民政局关于人大第一届二次会议4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8-11 10:25信息来源: 无为市民政局阅读次数:编辑:张驰 字体:【  

尊敬的汪春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及儿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养老工作情况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立足全市养老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全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发展、养老供需矛盾逐步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老人赡养新模式,不断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事业稳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供给、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格局。

(一) 主要做法

1、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和公建民营工作。根据《无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为市公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计划》(政办秘202132)精神,为加快我市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提升改造,提高养老服务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能力和质量,自2021年9月起,拟对全市现有27家公办养老机构分三年三批次进行升级改造,目前第一批升级改造的蜀山天井山、鹤毛、洪巷、陡沟、石涧黄图、开城、无城仓头、十里墩、牛埠等9家公办养老机构提升改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已预拨第一批升级改造奖补资金600万元和石涧黄图、陡沟养老服务中心消防设施改造资金50万元。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的赫店养老服务中心也已经建设完成,其他8个镇的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工作正在施工中,预计2023年12月份完成升级改造任务。2019年以来,我市努力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进程,目前已完成开城、开城西都、十里墩、牛埠、鹤毛等9家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工作,全面提升了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入住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积极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为贯彻落实《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芜政办〔20209 号)有关规定,围绕“老有所养”目标,自2020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养老服务中心226个,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已达100%。2021年开始对已建成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进行提质增效,按照15万元/个点的标准给予建设补贴,截至目前205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进行了提质增效,申请拨付补贴资金3048万元。2023年将新建村级养老服务站71个,逐步实现村级养老服务站全覆盖。

3、积极推进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在综合考虑各镇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精心规划布局老年食堂(助餐点)老年食堂(助餐点)自2021年推出以来,一直备受老年人好评,因为它不仅解决了空巢老人吃饭的难题,更是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台,既解决温饱,又能维系邻里情感,更能缓解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166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任务,其中31家依托餐饮机构,135家依托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无为市6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实行“普惠+特惠”模式,在老年人助餐补助标准上,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老人分别给予3元、4元、5元的补贴政策,截至目前服务老年人助餐约10万人次,已拨付助餐补贴32.5万元。

4、积极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按不低于2000元/户的标准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有老人急需康复器具和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安全需求的适老化产品设备。2021年、2022年共为156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今年又在严桥、红庙、开城、赫店、蜀山镇挑选550户受助对象,进行改造,截至目前所有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正在验收。

5、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服务建设。引进专业的第三方企业(江苏禾康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搭建面向老人、社区的信息平台,采取“互联网+养老”、“线上+线下”的服务新模式,以无为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钻石湾养老用房)为服务站点,通过一键呼叫,为无城城区6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助急、助医、助餐、助洁、助行、助浴等六助服务。该平台自2020年1月运营以来,平台服务工单22713次,时长达56782小时。并逐步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向全市有需求的社会老人推广,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适时、安全、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

6、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目前我市民办养老机构19家、床位数1831张,入住老人927人,入住率50.6%。对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实际入住的轻、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数给予运营补贴2022年累计发放运营补贴237万元。

(二)步工作打算

随着无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这给我们下一步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在以后的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将强化弱项、补齐短板

进一步加大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消防等安全设施,持续开展改造,从而改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生活条件,提升入住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3完成71个村级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并运营好已建成的三级养老服务中心,为留守、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进一步加大养老事业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中央、省、市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整合现有的建设资金、土地征用、税费减免、水电配套等方面优惠政策,形成系统性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吸纳社会资本,由民间力量管理经营公办养老机构动态跟踪在谈养老项目,力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三是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重点做好各类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和养老服务领军人才培育,推行持证上岗,打造高素质、本土化、专业化、年轻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同时做好养老服务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为老、助老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用简洁明了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三级服务中心社区、助餐点等养老设施发挥作用。 

二、儿童工作情况

   近年来,由于收入水平、入学条件及户籍管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乡由他人代为监护照料,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我市儿童福利系统中现有3477名留守儿童,由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安全失保、心理失衡、行为失范、学业失教问题。因此,加强我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亟待解决。

(一)主要做法

1、多方配合,精准落实监护责任。我局印发关于做好预防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溺水工作的通知(民务〔202311),要求镇全面摸排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一是由镇、村相关负责同志分片包保,建立包保责任清单,确保每位儿童包保到人,责任落实到位;二是监护人需签订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及防溺水安全责任书,落实委托监护责任,自愿接受镇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截止目前委托监护确认书已签订3477份;三是严格落实“2+4+N”走访核实机制,即寒、暑假集中走访、季度随访以及重点时段巡查,各村(居)儿童主任通过家访、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经常性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看护,引导家庭落实监护责任,并督促在外务工的父母每周至少与留守未成年子女联系一次,落实其法定监护责任。

2、宣传教育,强化关爱保护意识。为加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强化监督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我局已在全市276个村(社区)陆续开展了“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主要从家庭监护、儿童自护、法律等方面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对防溺水、防性侵、防拐骗、防校园欺凌,以及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增强儿童自我保护能力;7月3日,无为市民政局组织市人民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团市委等相关未保成员单位在安德利广场开展“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活动,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一封信”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彩册宣传单页一万份宣传人数达至20000人次。

3、整合力量,改善儿童监护环境。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已印发《无为市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方案》(无未保办〔202211),对低收入家庭的留守儿童开展牵手活动,以各镇党员、干部为主体,通过“两讲一送”即讲法律法规、讲安全知识、送关爱服务,并履行强制报告责任,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履行监护责任不到位、被委托缺乏照护能力或怠于履行照护职责的,及时告知村(社区)并协助村(社区)开展劝诫工作。

4、社会参与,建立关爱帮扶体系。5月21日,我局联合无为市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组织了28名留守儿童参加利剑军事夏令营一日游,通过军事化管理的体验环境,以一种体验式的特种部队生活塑造了儿童坚强刚毅的品质,学会吃苦耐劳锻炼自理能力,并邀请了6家爱心企业给留守儿童捐助爱心资金1.2万元;7月10日,我局组织26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赴芜湖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为期15天的“未爱携手,点亮未来”夏令营活动,由大学生志愿者帮扶结对,参加一系列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如多米诺骨牌、雷阵、农场采摘、参观交通、消防、禁毒、科技主题馆、游玩松鼠小镇等,此次夏令营活动以生态、科技、传统文化等为主线,旨在为儿童的暑假生活增添更多乐趣,在寓教于乐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将有趣的知识扎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二)下一步打算

加大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探访、监护评估、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宣传教育等服务的力度,与相关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进行合作,抓好儿童群体关爱保护,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留守儿童发现、报告、干预、跟踪、关爱等机制,全方位保障留守儿童权益。

 



                                     无为市民政局

                                       2023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