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第一届三次会议第5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8-06 08:14信息来源: 无为市民政局阅读次数:编辑:张驰 字体:【  

潘银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群众所盼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效能,无为市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多措并举稳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民主自治活力有效激发。

一、促进社区减负增效

(一)清理挂牌。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从大力清理标牌、治理挂牌乱象入手,推动基层减负落实落细。按照“村(居)办公场所挂牌目录”,明确外部挂牌4个、标识2个,内部标牌10个,最多不超过12个。目前全市村级组织挂牌已全部整改到位,共清理挂牌290余块

(二)动态监测。市民政局设置1个监测总站和20个监测点,动态收集分析减负措施落实情况,属于个案性的,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属于普遍性的,统一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今年已收到并解决4起基层反映群众要求开具不应由村(社区)开具证明的问题。

(三)督查调研。组织多部门联动开展了三轮挂牌清理专项检查,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了解不合规定挂牌的来由,协助镇村整改清理。同时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问卷的形式,共收集到了22个村近三年来有关证明开具情况,并及时形成调研报告,将调研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上报到上级部门。

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基层民主自治政策体系。先后制定《无为市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无为市村务公开标准化工作流程》、《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工作者考核奖励和补贴补助发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细化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为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提供规范化指导,2023年圆满完成省级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二)推进网格划分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划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工作者员额核定工作的通知》(民基〔2022〕31号),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基层各类网格优化整合,科学合理划分了网格。目前全市共有社管网格数量1928个,网格队伍276支,网格员2006名,“微网格”员7234名,网格化服务管理微信群建群率达100%,村(居)民户入群率约75%。

(三)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一是稳步推进住宅小区(网格)党支部组建或调整工作,通过利用闲置物业用房单独建设以及与物业服务点联合建设等方式,实现小区(网格)党组织和阵地建设全覆盖。二是强化品牌打造,全面开展“物业无忧”行动,推广践行红色物业“344”党建工作法,总结提炼“濡意红管家”党建品牌,实现在14个城市社区构建党建品牌矩阵,鸿联桂花园小区荣获省“皖美红色物业”称号,社区治理做法被《城市党建周刊》推介。三是培育典型示范。围绕“三红一议”(红色小区党组织、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服务公司、“多方议事”)进行谋划打造示范点。截止到2024年4月,已建设小区党建示范点28个(新建小区12个、老旧小区5个、已改造小区8、未改造小区多少3个),其中高标准建设7个(新建小区4个、老旧小区1个、已改造小区2个),实现“红色物业”遍地生花。

(四)打造基层议事协商品牌。无为市司法局将调解平台从司法所延伸至村、社区乃至群众的家门口,实现276个村(社区)百姓评理说事点全覆盖。市住建局持续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分别打造金河社区“晚茶议事会”、滨湖社区“红邻物业”、文景社区“景下贤聊”等14个红色议事亮点品牌。市妇联发挥妇女议事会和执委作用,广泛征集议事主题,组织巾帼志愿者、新农人等优秀妇女代表参与议事,通过规范有力的议事制度、方便灵活的议事方式,扎实推动议事成果转化落实。市民政局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将议事协商品牌创建等基层治理领域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治理项目建设的重点。

三、优化社区服务能力

(一)稳妥推进村(居)规模调整工作。根据无为市政府要求,我局对无城镇双桥社区、昆山镇石门村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论证并指导无城镇和昆山镇按照有关要求规范调整程序。无城镇双桥社区原服务半径大、管理难度高、工作任务重,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后,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服务管理更加精细。昆山镇是我市唯一没有“社区”管理体制的镇,石门村作为昆山镇政府驻地所在,已满足“村改居”的基本条件,且已完成有关工作程序。2024年2月18日,昆山镇石门村顺利实现了“村改居”;2024年2月24日,无城镇双桥社区顺利完成拆分工作。

(二)规范社区级邻里中心建设。制定《无为市社区级邻里中心建设运营规范》,开展中心城区社区邻里中心布局专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送市政府领导并发至相关镇、市直相关单位,指导社区综合服务用房的建设。目前,无城镇城东社区邻里中心基本建设完成;金河社区邻里中心、花渡社区邻里中心准备建设中。                        

(三)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依托芜湖市智慧社区平台,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制定了《无为市无城镇智慧社区试点建设方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并已被确定为省“智慧社区”镇级试点单位,省民政厅下拨了30万元奖补资金。目前民政局智慧社区平台与无城镇原有平台接口已打通,社区基础数据已基本录入完毕。

(四)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无为市“十四五”期间共规划符合改造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235个,1495栋,22791户,总建筑面积251.87万㎡,包括基础类小区179个、完善类小区31个、提升类小区25个。2021—2023年共投资7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2个,625栋,16936户,总建筑面积180.59万㎡。改造道路约 32.2万㎡,雨污管网改造约 8.5万米增设机动车位约 11㎡,建设非机动车棚约 1.45㎡。该项惠民工程结束后,将有力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取得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扩大社区服务队伍。市委组织部精准把握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的独特优势,面向新就业群体发布“招募令”3000余份,鼓励他们到所在的社区报到。依托快递、外卖企业党组织组建“红骑先锋”志愿服务队,支持鼓励新就业群体党员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截至目前,已有163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320余人次。市民政局依托社工站建设,鼓励各镇、村(社区)引进专业社会组织进驻镇社工站运营。专业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营、专业化运作、精准化服务”为切入点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招录程序。2022年12月13日无城镇人民政府具文上报要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80人,2022年12月30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派员赴无城镇进行调研,并出具了《关于无城镇社区工作者招聘需求的核定报告》。2023年2月13日,无为市民政局、无为市人社局、无城镇人民政府联合在无为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开发布《2023年度无城镇公开招聘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公告》,录取后由无城镇按社区工作者配置标准统筹分配。据统计,本次实际录取社区工作者62名,缺额部分由无城镇补录,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

(三)壮大社工人才力量。近年来,无为市大力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持证社工专业人才比例,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23年共有40余名社会工作领域工作人员通过资格证考试。2024年5月,如期开展了为期2天的无为市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暨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全市共有213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和市直单位社会工作领域人员参加了培训。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鉴于今年机构改革,基层治理工作已划入市委社会工作部,我局将依据职责,协助社工部做好相关工作。

 


                                     2024年7月9日

 

主办单位:无为市民政局      负责人:赵昌春    

联系人:江玲      电话:0553-6367601

协办单位:无为市委组织部     负责人:谢修超

      联系人:严升       电话:0553-6611343

无为市住建局      负责人:吴树民     

联系人:宣金莲    电话:0553-253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