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财政:拧紧涉农资金“安全阀”
涉农资金监管既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2024年,无为市实现涉农资金支出14.6亿元,较上年增长21%。面对全市涉农资金规模大、渠道多、链条长等特点,市财政局五举措拧紧涉农资金“安全阀。
一是以健全管理制度为抓手。为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出台《无为市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无为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细则》《无为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细则》等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款、谁负责”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的原则,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监督等工作职责,做到权责清晰、责任分明。
二是以完善项目管理为基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属于补贴类资金,按上级政策规定,认真审核、及时拨付,通过财政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到户;属于普惠类资金,设立奖补条件和补助标准,经公示无异议后,按标准据实给予补助;属于工程类资金,按照批复内容施工建设,尽早实现实物工程量,防止涉农资金“趴窝”“挪窝”,及时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以规范资金支付为着力点。加强支付审核,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和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对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验收报告、审核报告、相关票据等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审查,确保专款专用,杜绝“跑冒漏滴”现象;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按照财政单一账户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要求,所有涉农资金通过国库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完善国库集中支付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的警示、纠偏、规范作用,2024年累计预警20笔,涉及金额984万元;发挥“大数据”比对作用,加强财政部门“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对象身份信息与人社部门居民服务管理系统、民政部门殡葬管理服务系统、公安部门的人口和车辆数据系统核实比对,及时筛查资金发放可疑风险,加强预警分析判断,2024年筛查6笔支付预警,涉及资金3900元。
四是以做好资金公开为常态。实行涉农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主动公开涉农政策、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公开涉农政策,及时公开各项支农政策,具体包括政策扶持对象、原则、条件、标准等。公开审批程序,督促实施涉农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项目申报时间、项目内容、审批程序,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项目现场,在涉农项目工程现场,以公示牌方式将实施项目的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公开发放结果,发放到户的惠农补贴按规定在村级公开栏进行公示,全市26.28万户补贴对象也可通过 “一卡通”二维码,随时查询本户每项补贴的项目名称、发放时间、具体金额等内容。
五是以强化资金监督为保障。市财政局进一步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加强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与审计、涉农资金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工作合力;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确保涉农资金“监督不断链、去向不模糊、使用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