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强势推进,大抓项目,织就通达交通网。
1.综合交通投资跑出“加速度”。G347无为市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路线全长13.91km,总投资约15.9亿元;S330六芜路福渡段快速化改造工程路线全长4.5km,总投资约9亿元;G347泥汊-泉塘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线全长约27.1公里,计划总投资约25.5亿元。
2.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按下“快进键”。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两个项目立项、工可报告、概算已获芜湖市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已获芜湖市交通运输局批复,专题编制审查工作和EPC招投标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开展征拆和施工图设计工作,计划2023年8月开工建设;高沟公用码头工程项目立项、航评报告、建设用地、工可报告等已批复。省交通运输厅已于5月15日书面反馈高沟码头审批意见,提出与金牛湾水上加油站签订协议后再转报至交通部。征拆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分户签订征地和拆迁补偿协议;G347泥汊-泉塘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路线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项目立项和工可编制工作;S220严桥至牛埠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路线方案已设计完成,正在进行工可编制工作;无为通用机场可研阶段空中和地面咨询单位的招标工作已完成,因首选场址红庙场址空域与军方存在矛盾,重新选址工作有序开展中。铜商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项目地方协调工作已签订征收协议172户,完成率达91%,全市已腾空拆除158户,完成率达83%。天天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已对红线内的房屋状况进行摸底登记,预计7月底完成丈量工作。
3.重点在建工程掀起“新高潮”。S449赫高路二级公路改建一期工程(无岳高速连接线)项目全长1.513km,总投资约0.65亿元。目前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路基工程施工。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计划2023年9月建成通车;G347横埠新后河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于2022年9月1日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计划2023年底完工;无岳高速公路项目在业主单位没有拨付资金的情况下,解决诸多矛盾,完成了红线外房屋拆迁和三改征地等建设协调工作,在相关县区地方工作中名列前茅。目前正在进行路面、交安等工程施工,计划2023年9月建成通车。
二是全力冲刺,争创示范,织就乡村幸福网。
1.高效率开展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重引领。
一是深度对接借鉴。我局先后6次赴省、市交通运输部门进行深度对接,并到舒城县等省级示范县学习创建经验。二是完善业务材料。成立示范县创建工作专班,目前已完成资料整理和收集装订,准备具文上报芜湖市局组织验收。三是路域环境整治。2023年我市创建品质示范路两条,县道明民路10公里,村道长岗至大油坊路5.97公里,我局邀请安徽省通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示范路创建进行现场指导,并根据意见全方位整治沿线路域环境。
2.高质量建设农村公路,助发展。
一是提前谋划,早实施。我局聚焦乡村振兴,在2022年6月就提前对2023年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项目进行全面摸底,完成了项目申报、审核、上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建设项目107个共159.331公里,危桥改造2座68延米,总投资约3.22亿元。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指导组专班,明确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3个1”工作法则,即“1名监理+1名镇村管理人员+1名群众代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三是筹措资金,强保障。除中央、省、芜湖市补助资金外,无为市、镇积极采取财政奖补、单位帮扶、社会支持、村级“一事一议”等多种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缺口资金,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四是严格督查,提进度。将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规定完成时间节点。主要负责人每旬一调度、分管负责人每周一调度、工程办公室每日一调度,确保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截止目前,共计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94个,合计108.2公里,危桥改造工程1座31延米,完成总投资25279.5万元,完成总投资占比约80%。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联网路45.371公里6月底全部完工。
3.高标准养护农村公路,促通畅。
一是抓日常,补短板。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安全巡查力度,坚持在每月不少于15天的基础上提升道路安全巡查频次,提升险要路段的监测工作,我市上半年道路安全巡查合计7.5余万公里,在巡查过程中共发现安全隐患52余处,及时治理了52处,隐患处置率100%,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畅。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模式按照道路分级管理原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养护,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见效”的目标。全年安排日常养护资金约1660万元,预防性养护资金约210万元,为我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抓工程,重长远。我局在年初早谋划、早准备,拟定本年度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61公里,省道大中修25公里,农村公路白改黑项目57.8公里,总投资约12396.4万元。成立工作专班和驻点项目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严格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做到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截止目前,大中修养护工程完工率为81.7%,白改黑项目完工率为30%。
4.高规格实施安防提升,保平安。
一是协调联动,抓安全。形成联合会商机制,我局定期会同安监、交警部门对农村公路隐患进行全面清查,及时发现隐患点,科学制定隐患整改方案,严格落实对标整改,限时整改,联合验收,确保农村公路隐患点及时整改到位,农村公路平安运行。二是全面排查,建台账。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市县道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对各镇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布置了各镇所属乡、村道隐患排查任务。针对排查出的2019处隐患点,540.785公里隐患里程,及时建立了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数据库和台账清单。三是分步推进,消隐患。按照轻重缓急、逐年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我市严格对账销号,确保2023年完成县道隐患点整改到位,2024年底前完成库内所有乡、村道隐患点消除整改到位全覆盖。截止目前,2023年183公里安防项目已完工174公里,完工率95%。四是精细提升,求实效。2023年我局克服S220交叉口精细化提升项目征地矛盾和资金压力,加快该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前期工作,力争7月底前开工建设,确保精细化项目按期完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严格规范,科学执法,织就依法行政网。
1.城区客运市场监管。采用重点区域蹲点值守,其它路段流动巡查的方式,做好城区客运市场规范监管工作。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两次专项行动。3月8日至4月8日对高铁站出租车违规经营“一口价”问题进行整治。3月29日至6月30日开展“打非治违”百日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共查处各类违规违法从事客运车辆55台,纠正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185余起。
2.货运市场超限超载治理。除保持常态化流动治超外,多次组织对矿山源头企业的专项监督检查。同时,4月5日至4月12日参与“巢湖、合肥、芜湖、马鞍山”四市联动治超专项行动。截止目前,治超站点共检测货运车辆4797台次,查处超限车辆66台,其中处罚75吨以上或达到100%的6台次,抄告6台次,处罚源头企业一家,罚款1万元,卸载货物911.47吨,交通部门罚款46.35万元,交警部门记分61分,罚款0.93万元,超限率仅为1.37%。
3.路产路权的维护。路政巡查公路里程5416公里,清理路面杂物636平方,清理路障4起,制止涉路违法行为15起。5月4至5月31日,围绕“保障公路畅通、服务人民出行”主题,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成效显著。活动期间,共设置宣传服务点2处,发放路政宣传材料500余份,制作路政宣传展板4块,悬挂宣传标语2条,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路政宣传标语约20小时,累计出动路政宣传人员5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4台、巡回宣传20余次。
4.治超“非现场执法”卡点的建设。根据无为市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要求,拟新建非现场卡点5处。目前,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预计11月建成使用。
四是补齐短板,提档升级,织就便民服务网。
1.积极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公交线路,持续巩固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成果,1月份开通无城至土桥的116路城乡公交,该线路途径土桥、湖陇、襄安等27站,同时补齐牛埠镇交通基础设施管网短板,极大方便周边万余名群众出行,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截止2023年1月16日,20个镇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3条,投入120台车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2辆,5个乡镇建设城乡公交首末站。至此,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第一阶段改造已全面完成,城乡公交日发班次379个,日平均运送旅客1.1万人次,年客运量达400万人次。
2.全面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目前我市2023年1-5月份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7.2%。全年预计完成客运周转量5800万人/公里,货运量达1500万吨,全年预计保持8%增长,同期增速达10%,环比增速17%。
3.推动邮政快递业工作发展。一是强化邮快市场管理工作。对我市邮政无为分司、5家私营企业以及城区50家末端网点(菜鸟驿站),上半年共开展专项检查100多次。二是狠抓邮政快递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以“三项制度”的全面落实为切入点,对标二十项管理制度,对表逐项检查安全生产工作80多家次,消除安全隐患1起。三是实施邮政普遍服务监管工作。根据工作要求,对全市26家邮政支局(所)邮政普遍服务量化管理检查工作完成全覆盖。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