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精品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为精品龙虾生态养殖稻田选择、田间工程、虾苗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为市精品龙虾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5070 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536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4 4722-2024 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沟坑
用于小龙虾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
3.2沟坑占比
小龙虾养殖田块中沟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比例。
3.3田间工程
为小龙虾养殖而实施的稻田改造,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坑开挖、田埂加固、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机耕道路和辅助道路建设等内容。
4 技术指标
精品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4.1沟坑占比不超过10%;
4.2虾体色泽鲜亮,肉质饱满;
4.3每尾30g以上商品小龙虾占比≧70%。
5 技术要求
5.1稻田选择
稻田应符合GB 11607、DB34 4722-2024 和NY/T5361要求,且单块稻田面积大于10亩。
5.2田间工程
5.2.1 开挖“L”或“U”型沟
距稻田田埂1 m向内侧挖沟,沟深1 m左右,沟宽2 m~3 m,环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
5.2.2 加固田埂
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田埂,夯实不渗漏,能保持田面水深60 cm~70 cm。田埂外侧设置彩钢瓦、钙塑板或用聚乙烯网片配合高强度的塑料薄膜向内倒沿作为防逃设施,使用彩钢瓦或钙塑板保持田埂四周向内圆滑,以防止龙虾攀逃。
5.2.3进排水设施
进水口和排水口对角设置,进排水管口设置80目密网。
6 虾苗放养
6.1放养前准备
6.1.1 塘口消毒
在田间工程建设完毕后,每667 m2用生石灰75 kg-100 kg或漂白粉20kg等其他药物清塘消毒,所用产品应符合NY5071标准。
6.1.2 种植水草
水草以伊乐藻为主,其它水草为辅。水稻收割后,逐步加水至田面水深10-20 cm,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进行移栽。株行距2 m×3 m。
6.2放养方法
6.2.1放养时间
2月底至年4月底。
6.2.2虾苗来源
从水产良种场选购,或自己培育。
6.2.3放养数量
规格200只/kg~300只/kg,投放数量为30 kg -40 kg/667 m2。
7养殖管理
7.1饲料投喂
7.1.1投喂时间
3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为每天17︰00~18︰00。
7.1.2饲料质量
饲料为粗蛋白30%~37%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要求。
7.1.3投喂量
根据龙虾吃食情况进行投喂,日投1 次,投喂量为在田虾体重的3%~5%,以3 h内吃完为准。
7.1.4投喂方法
沿埂四周浅水处定点投喂。
7.2水质、水位调控
7.2.1施肥培水
2月初施经发酵的有机肥,施用量为100 kg/667 m2~200 kg/667 m2,为虾苗培育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同时抑制青苔发生。
7.2.2生物制剂调水
3月~5月份,每5 d~10 d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晴天10∶00左右施用。
7.2.3水位调控
3月~5月,根据水色、天气和虾的活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养殖期间以注水为主,逐渐加高水位至田面水深50 cm。
7.3水草管理
环沟内水草保持在环沟面积的50%~60%,田面水草保持在田面面积的20%~30%。
7.4病害防治
4-6月,10-15d,晴天每667 m2用5 kg的生石灰加水全池泼洒消毒,调节水质,之后2-3d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杀菌消毒,预防病害。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应符合NY 5070和NY 5071的规定。
8捕捞
8.1捕捞时间
4月中旬至6月底,根据小龙虾生长情况和市场价格,适时捕捞销售,每天或隔天捕捞。
8.2捕捞方法
地笼网捕捞,根据捕捞规格要求,使用不同网目的地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