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芜湖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紧扣林长制“五绿”任务,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奋力书写生态无为新篇章。在芜湖市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中,无为市位列各县市区、开发区第一。市林业局被授予全省森林防火和抚育补贴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坚持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扎实做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大排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组织专题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强舆情引导工作,持续做好“12345”政务热线平台网民留言回复及来信来访办理等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要求,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开展党员测评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评、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制度。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的政治生态,激发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把培育优良作风作为大事来抓,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坚持“五好”关工委标准,局党组着力“六强化”推进关工委工作,通过党建带关键、关键促党建,从而实现党建工作与关工委发展融合共赢。2022年局关工委工作获得芜湖市关工委好评。
(二)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优化林长制改革任务分工,狠抓责任落实。谋划实施长江岸线荒滩荒地造林、退化林修复、芜湖市级公益林界定等一批示范区先行区建设项目,以项目带动林长制改革向深向实推进。签发造林绿化专项行动令,开展常态化巡林。截止10月底,各级林长使用“林掌APP”巡林7460次。围绕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了四单工作闭环机制,常态化建立了“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和“林长+三员(警员、技术员、生态护林员)”工作模式。
(三)严守红线抓“护绿”,实施平安森林行动。推进天天高速、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使用林地的报批或审批工作。办理了永久使用林地15宗11.4242公顷,临时使用林地12宗43.3875公顷,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项目15宗8.6478公顷。办理采伐许可74宗,使用采伐限额14893.1立方米。纳入国家公益林12.792万亩、省级公益林5.86585万亩、市级公益林0.275万亩,共计18.93285万亩,补偿基金321.13995万元已发放到位。对林地发生变化的问题图斑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和整改,国家下达2023森林督查第一、二、三批疑似图斑270个,通过核查发现问题图斑49个,其余监测图斑均按要求完成监测上报任务。建设补充林地储备库1497亩。积极配合华东院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四)扩面提质抓“增绿”,实施健康森林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892亩,实施退化林修复3000亩、封山育林3000亩、森林抚育15000亩。指导实施县乡道路绿化提升50余公里,开展城区绿化项目养护11万平方米、宜林地绿化150亩。协助推进和美乡村、生态文化村建设,完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和3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
(五)持续深入抓“管绿”,实施碳汇森林行动。以林长制责任为抓手,全面落实森林防火网络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监测、野外火源管控,强化队伍建设,推进“防火码”。今年以来,全市森林防火形势整体平稳,未发生森林火灾事故。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森林督查、毁林执法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捕杀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8件,查处率100%。完成15000株松树注药保护,开展松褐天牛化学防治面积1万亩次,清理病死松树905株,涉及550.8亩,清理枯死松树4637株,涉及3469.61亩。布设美国白蛾性诱监测点80个,灯诱监测点6个,配合芜湖市局开展化学防治工作。对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与防治,防治为4.6801万亩。
(六)聚焦产业抓“用绿”,实施金银森林行动。积极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芜湖市级林下经济示范点项目3个,重点发展蓝莓、白茶、木本油料等产业,林业产值达23亿元。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填补了我市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空白。
(七)深化改革抓“活绿”,实施活力森林行动。大力推进林业金融改革,积极开展“五绿兴林·劝耕贷”、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收储担保等林业融资,累计贷款1.56亿元。
(八)落实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管理。完成202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整改销号工作,完成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沟同道铜业点位整改。完成2023年第一批点位和省林长制平台下发点位,均为无问题点位。完成安徽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勘界立标。新发布西河一般湿地名录,总面积1061公顷,涉及沿线12个镇,划定类型为河流型湿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非法占用林地、未批先占,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地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严,专业人员缺乏、经费保障不足。
三是森林火灾隐患较多,林区私自建坟现象比较突出,火源管控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林业产业规模较小。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深入推进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网格化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推进县镇村三级林长常态化巡林工作,规范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单”工作闭环机制。完善“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协同推进“五大森林行动”。加快推进林业投融资服务,推进“五绿兴林·劝耕贷”工作。
(二)完成各项营造林任务。2024年,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000亩,退化林修复300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继续做好国家公益林优化调整工作,根据2021年上报数据,目前除严桥辉勇村部分国家公益林符合要求和周家大山国有林场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省里建议予以保留,其余均不符合国家公益林区划生态区位要求,予以优化后调出,2024年将持续推进,做好后续档案完善工作。及时将公益林补偿基金发放。推进森林督查、林草湿监测问题图斑的现场调查核实查处及整改。
(四)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4年2月底前完成15000株健康松树打孔注药工作;2024年3月底前完成枯死松树及松林山场清理工作。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和检疫证件管理。
(五)强力开展林业执法。加强对林业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序时开展专项行动,对涉林违法案件,坚决依法查处。对持证采伐林木行为,进行全程监督,杜绝乱砍滥伐现象。
(六)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查和“回头看”工作,定期对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回头看”。除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外,对生活垃圾清运、船舶临时停靠等问题重点开展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问题整改及时有效。
(七)完善森林防灭火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林长责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有效加强火源管控和火灾隐患排查,推进“防火码”应用。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