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一根四维”来认识。“一根”,即一个“根本”,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四维”,即政治、理论、实践、世界四个维度,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一根四维”是内在统一、相互融贯的。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概括而言,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和人民处理新时代法治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精辟论述了循法而治、奉法强国的重大意义,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认识和理论问题,揭示了“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的历史规律,强调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法治更是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美好生活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这些重要论述坚定了党和人民厉行法治、奉法强国的信念,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
政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政治的表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所以,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法治的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法治的根本,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定力,才能确保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意义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决定依法治国的成败得失。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序有效推进,确保如期建成法治中国。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红色基因和历史经验相结合,既创造性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发展新飞跃。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集中体现在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历史底蕴、时代精神、真理力量,并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正确方向,铺就了科学路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一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概念、发展新理论;秉持不忘本来、追本溯源的文化理念,用历史思维和系统方法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也以开放眼光和科学态度跟踪研究当代世界法治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法学概念、命题和话语,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海纳百川的学术气派和在法治思想博弈中日益显现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二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拓展、创新、构建为重要抓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内在的政理、法理、哲理进行总结提炼,对已有法治概念、命题、原理、定律等进行学理化、逻辑化、系统化深加工,构建起思想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逻辑更加严谨、语言更加精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当代化。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富有实践伟力的思想理论成果,富有无与伦比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集中体现在它深刻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重点任务、重要保障,为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指明了方向、路径和重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还以制度方式得以体现和落实。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一规划两纲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工作要求和实践意义,正在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发挥着科学引领和制度保障的重大作用。
五、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表达,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法治文明的理论形态。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本质和规律,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总布局和重点任务,而且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发展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产生了重大的世界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集中体现在它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科学把握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世界历史进程中政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的规律,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明了前行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开辟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则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逻辑、历史方位、时代走向,积极回应国际社会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愿望和呼声,响亮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提出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的主张,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了中国主张,供给了中国方案。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指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主题重大,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成果是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从十一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
第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第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第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第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篇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对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