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关于具有历史价值公园保护名录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4-06-24 08:22信息来源: 无为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阅读次数:编辑:周超 字体:【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承载城市记忆和百姓乡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园,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具有历史价值公园的保护工作,近日,无为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无为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专家对无为市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进行讨论研究,确定无为市米公祠、烈士陵园、绣溪公园为无为市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现发布公告如下:

 

 

                                                       无为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无为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6月23日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于崇宁三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距今已九百多年历史。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初名黻,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世居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人称“米襄阳”,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米芾任无为知军。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恃才傲物,时人感其德政,在他离任逝世之后,于米公军邸的旧址上建立米公祠以示纪念。2010年11月在米公祠修复、扩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米芾纪念馆。

米芾崇尚晋人的书法,曾在这里藏过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的墨迹,而后题自己的书斋为宝晋斋。

原斋毁于兵火,明万历二年和清乾隆元年两次重修。现存米公祠建筑于2002年至2005年间重修,其建筑主要依据乾隆《无为州志》记载的米公祠图考予以修复,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60平方米,恢复了米公祠、宝晋斋、聚山阁、杏花泉井、投砚亭、墨池、拜石等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

米公祠现珍藏历代名家碑帖石刻150余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堪称古代书法艺术宝库。现开辟5个展览陈列厅,定期举办文物、书画等陈列展,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参观者3万余人,米芾纪念馆已初具规模,对外实行免费开放。

1981年被公布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米公祠现状实景图

 

图二米公祠文化保护宣传照片

无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坐落在无为市环城南路55号。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烈士纪念设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对原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于2005年底竣工。改扩建后的烈士陵园面积达22亩,对社会免费开放。

陵园内建有革命史迹展览馆、纪念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英名墙等纪念设施。无为市革命史迹展览馆,上下三层,展出面积1800平方米,展馆分为7个展厅,展出内容从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无为县特别支部成立至今,无为市各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全市红色文化遗址。园内安葬着吕惠生(原皖江行署主任)、胡竺冰(原无为县县长)、钱光胜(原马鞍山市副市长)、杨鹏飞(原白茆区区长)、何群(解放军战士)、季庶任、张新和李萍夫妇等八位烈士。

-无为市烈士陵园“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绣溪公园是无为一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绣溪公园因绣溪水而得名,绣溪,别名南池,又称锦绣溪。原本为一大池,至宋时被分为二,故又称双溪。绣溪公园位于无为市老城区,占地面积约9.95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为5.89万平方米。建于宋朝,民国期间,先为曹家花园,后被国民党县政府购为公有。日军盘踞时,园内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建筑毁之殆尽。解放以后,1950年成立人民公园,1951年10月经县政府批准为绣溪公园。

据相关史记记载,历史上无为绣溪公园颇具规模,它中有古桥相连,桥下长堤横亘。园内古柏苍松,堤边垂柳飘飘。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故名锦绣溪。此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枕芝山,东临寺院,南倚城墙,北对儒学馆,历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不少诗篇。宋代诗人杨杰曾赋诗一首以赞其美:“十里喧阗锦绣溪,秋千人健趁飞鸢。花明柳暗丹青国,日薄云浓水墨天。”绣溪公园环境清幽宁静,是无城人民休闲、游乐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公园内有紫薇、皂荚、银杏、刺槐、丝棉木等三级古树9棵,树龄均在110-220年。

绣溪公园从成立以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几经修建、扩建。造假山、修凉亭、培育草木、遍植草坪、园内筑亭、台、楼阁、立柱、紫藤长廊、石凳椅,还增添水上游船和陆地体育健身项目,无不展示千姿百态、生动典雅。环溪建混凝土水泥路,溪岸筑驳石片挡士墙,修建双溪桥,两岸栽着倒垂的杨柳,双溪水面有时狂风波浪,有时静得像一面镜子,景色怡人,山青水秀。

近年来,为继承、发扬绣溪公园历史文化。绣溪公园开展了一系列园林建设文化保护实践。

   (1)无为市绣溪公园洗心亭

绣溪公园内“洗心亭”于2007年5月经县政府批准拨专款,由建安总公司建设竣工。该亭是革命烈士吕惠生在担任为伪县政府建设科长时,兴建一座地方仓库,竣工后按惯例分给他一份提成,吕惠生廉洁无私,将提成资金在公园溪畔盖一茅草亭,拟名“洗心亭”。洗心亭竣工后引起社会上贪官污吏的嫉恨,吕惠生为避免生非,就把“洗心亭”的扁额保留末上,忿恨之下作七绝一首:“孽孽货利已根生,哪得人人肯洗心,只有铲除私有制,人人才可不迷金”。

绣溪公园洗心亭

2)无为市绣溪公园庐剧剧组集体联唱活动

庐剧作为无为的传统戏剧,当地有一种颇受老百姓欢迎,近年来无为市推进本土庐剧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将地道无为庐剧演出送到广大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提升无为庐剧知名度。

近年来,无为市绣溪公园庐剧剧组定期于绣溪公园进行市民休闲戏剧文艺表演,并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对《唐伯虎点秋香》、《张天秀私访》、《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小辞店·问蔡郎》等庐剧特色曲目进行表演视频上传,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充分展现了无为市民的文艺风情,弘扬了传统文化。

绣溪公园庐剧剧组《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表演现场(3)无市绣溪公园外围改造提升项目

无为市绣溪公园的外围改造提升项目,目前图纸正处于设计阶段,待建设完成后将提升绣溪公园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