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关注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多发。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可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及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在幼托机构等场所出现暴发。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幼托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中有幼儿的家庭应做到“常通风、洗净手、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幼托机构应规范开展晨检,并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以及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场所及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如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确诊后居家治疗,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外出,防止传染他人。
流行性感冒关注度:★★★☆☆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38℃以上)、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较轻。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流感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家庭和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应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咳嗽、喷嚏时要掩口鼻。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可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狂犬病关注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带毒的狗、猫等咬伤或抓伤机体而使人感染发病。人得了狂犬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无特异的有效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穿着较为单薄,动物致伤事件更容易发生,由此带来的狂犬病风险也会逐渐增高。
需提醒广大市民的是,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市民朋友们需注意不要与流浪猫狗近距离接触。人与宠物犬都要避免被流浪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不要接触、收养来历不明的流浪犬、猫等动物。家长应教育并照管好儿童,不要因好奇而激惹、接触危险动物,如被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及时报告家长。家中饲养的宠物猫狗需接种疫苗,同时注意千万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特别是宠物吃食时,不要去逗它。宠物烦躁不安、恐惧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抚慰它。猫、狗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也很容易伤人,要尽量与其保持距离。
一旦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大而深者,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消毒。除伤及大血管外,切忌包扎伤口。应尽快前往正规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咬伤严重者需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