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预防流感

发布时间:2024-10-17 08:39信息来源: 无为市卫健委阅读次数:编辑:安国 字体:【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根据事后的科研表明,西班牙流感并不源自于西班牙,零号病人也并不出现于西班牙。为什么从欧洲向全世界蔓延的大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这是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美德和所有欧洲参战国,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一切可能有损于前线士气的事情都不允许报道,更不允许把区域流感渲染成瘟疫。整个欧洲,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不受管制,他们也不用报道战争,每天就报道自家的流感情况,全球媒体也迅速跟进,甚至还给那时的流感病毒起了一个名字,叫“西班牙流感”。就这样,强势媒体确定了这个名字,并且流传。

“西班牙流感”起源地是美国堪萨斯州的福斯顿军营,由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军带到法国,然后从美军下船的布雷斯特港开始暴发。 西班牙流感作为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在1918到1919年,以三个传染高峰几乎同时传遍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不超过11个月的时间里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三倍以上,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染病灾难。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会导致这么严重的一个流行,当时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无一幸免。只有南大西洋上的小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唯一没有被流感光顾的有人居住的地方。

首先什么是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引起这种病的病毒叫流感病毒,它有很多种型号:有甲、乙、丙三种型号。每种型号又很容易发生变异,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这个病毒它其实不耐热,在100温度下1分钟或56温度下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但是它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所以,在我国北方,一般情况下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流感流行高峰,但其实在南方,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冬春季多见。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自限性疾病,而流感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二者本质上有区别。流感起病急,症状比一般感冒重,虽然大多数坚持几天,对症下药甚至不治疗都能好,但是也有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甚至因急性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一个传染病,它要传播,它首先要有传染源,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等,流感的源头就是感染了流感病毒的病人。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叫传播途径。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呼吸道传播。对于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成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全人群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接下我们具体来讲一下。

一是来讲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感染了但是没有症状)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发病三天内传染性最强。

二是来讲传播途径:这些传染源要传给别人就得通过一个过程把这个病毒带到另一个人身上,比如打喷嚏、咳嗽、讲话等等,喷出来的飞沫里就含有病毒,你如果没有戴口罩,离他又很近,这个带有病毒的飞沫就被你吸入体内,还有用手去触摸这些被带有病毒飞沫污染的台面、使用被污染的餐具等也会造成间接的一个接触传播,就像人感染禽流感一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患病。

三是讲易感人群:有些同学说我的抵抗力很好,我不会感染上,不好意思,这个流感病毒可不管那么多,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具有高流感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有5岁以下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远离流感危害呢?

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打疫苗、勤洗手、做好呼吸道礼仪、少聚集、多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养身体、莫强撑,就能有效地预防流感。

第一点:打疫苗,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打流感疫苗了。同学们要问了,我不打行不行?那肯定不行!刚刚我们讲过相比普通感冒,流感的传染力更强,并发症也更凶险。 由于流感和新冠感染一样,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儿童作为流感高危人群之一,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在感染流感病毒之后,更容易引发肺炎、脑炎、心肌炎、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一个学龄儿童能将流感传染给8-10个人,有将近半数的流感死亡病例也发生在儿童身上。 开学之后,人群聚集的校园会进一步增加疫情群体性暴发风险。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所以还是要打!而且需要每年打!流感疫苗最佳的接种时间是9到11月。疫苗的保护力一般是6到8个月,一年后显著降低,所以每年有必要接种一次。

健康误区: 打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吗?任何一种疫苗都不能百分百保证,并且,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到100%,虽然无法保证接种后肯定不得流感,但可以大幅降低发病甚至更严重情况发生的风险。而且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之前已感染病毒,那么就会出现接种疫苗后,还是得了流感的情况。此外,接种流感疫苗仅可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很多疾病的症状都包括发热、流涕和咳嗽等,其他病原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接种流感疫苗无法预防除流感病毒以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此类症状。

第二点:勤洗手。我们的手经常无意识的会触摸到我们的鼻孔等地方,所以要经常洗手,那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以下场景: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第三点:做好呼吸道礼仪。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第四点:少聚集。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不要去商场、超市等相对密闭的场所。要去的话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因为普通的一个咳嗽就可以形成70cm的雾云,如果我们站在距离这个咳嗽的人一米内就非常有可能吸入这些雾云,病毒就可能通过我们的和口腔的黏膜,进入到我们人体,我们就极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每次出门一定要随时常备口罩,养成戴口罩习惯

第五点:多通风。我们说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就是置换新的空气,尤其是家里人比较多的时候;还有冬天大家怕冷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从健康防病角度出发,还是要适当的开窗通风,换新鲜的空气进来。

第六点:避免交叉感染。家里如果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流感患者在家里时最好单独在一个房间休息,房间要保持通风,出房间的时候要戴好口罩,照顾流感患者的家人也要戴好口罩,流感患者的生活用品、用具等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 流感患者的生活用品、用具等可以煮沸30分钟以上或用乙醇、碘伏、碘酊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第七点:养身体。这个就要求我们平常要多注意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平常合理膳食,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多休息,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第八点:莫强撑。一旦我们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去医院看病,让医生来帮我们诊断是不是得了流感,那么医生确诊我们得流感了,我们要怎么做呢?一是病情较轻的可以回家服药观察,而病情较重的则需要住院治疗;二是我们发热期间要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要易消化和有营养,及时退热;三是如果持续高热、呼吸粗重或突然出现新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差、频繁呕吐或腹泻等,就应该叫家长带我们及时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