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健康知识
一、慢性病的定义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等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二、慢性病的分类
慢性病的分类-危害性:
1.致命性慢性病主要有各类癌症,艾滋病,后天免疫不全综合症,骨髓衰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疾病。
2.可威胁生命的慢性病主要有血友病,肺气肿,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硬皮病,慢性酒精中毒,红斑性狼仓,脑出血,脑梗塞,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3.非致命性慢性病主要有痛风,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胆石症,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先天性畸形,缺氧后遗症、青光眼,创伤或烧烫伤后遗症等疾病。
慢性病的分类-疾病系统: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
2.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4.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5.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6.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7.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8.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
三、慢性病的特点
1.起病缓慢隐匿,潜伏期长
2.难以治愈,容易出现并发症
3.可变性和阶段性
4.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指导
5.单纯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6.病程迁延,潜伏期长
四、常见慢性病科普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自我控制精神情绪;适量运动健身强体;少吃盐,合理饮食;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2.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如何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正常导致血糖控制失调。了解病因和风险因素对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细胞逐渐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
糖尿病的症状: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但有个体差异。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其余非典型症状:如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不易愈合;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发粘等症状。
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年龄、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脂饮食、体重超重、运动过少。
预防措施:防治与纠正肥胖,体重指数BMI>25者是糖尿病的高危险人群;避免高脂肪食物;饮食合理、科学,食物的摄入及代谢消耗应保持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主食占50-60%,脂肪<30%,蛋白质10-20%;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控制合理体重并且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少用致糖代谢异常的药物;戒烟戒酒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