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健康指南:防寒护心,饮食调理,守护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01 15:11信息来源: 无为市卫健委阅读次数:编辑:卞婧 字体:【  

一、警惕心血管疾病
2 月气温依旧较低,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日常务必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外出时增添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避免血管因寒冷突然收缩;早睡早起,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情绪保持平和,避免因激动、紧张导致血压大幅波动。
二、饮食调养要点
多吃温热食物:2 月阳气初升,身体仍需热量抵御寒冷。适当食用羊肉、红枣、桂圆等温热性食物,能温暖脾胃、补充气血。比如一碗羊肉汤,既能暖身,又富含蛋白质等营养。但要注意,温热食物不宜过量食用,以免上火。
增加蔬果摄入: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像菠菜、西兰花、橙子、草莓等,可保证每天摄入 500 克蔬菜、200 - 350 克水果。
健脾祛湿食物不可少:南方 2 月常潮湿,可吃些薏仁、芡实、白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材。煮薏仁粥或用芡实煲汤,能改善身体湿气重带来的困倦、食欲不振等问题 。
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冬末春初,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频发。在人员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阻挡病毒传播;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根据自身情况,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四、适度运动锻炼
天气转暖后,可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清晨或傍晚,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