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怀中解读:《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近日,媒体对《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采访了芜湖市生态环境局潘怀中局长。
请问《规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潘怀中:编制和实施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持续改善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芜湖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芜政办〔2020〕15号)有关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了《规划》。
请问《规划》的起草经过哪些过程?
潘怀中:《规划》编制大纲完成后,2020年11月10日召开座谈会,征求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和建议。《规划》初稿编制完成后,于2021年3月10日,第一次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单位意见。按照2022年1月27日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于2022年2月23日第二次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单位意见,并经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2022年5月9日《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2022年5月11日正式印发。
请问《规划》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潘怀中: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绿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产生活方式。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芜湖”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请问《规划》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潘怀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减污降碳总要求,注重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建设人民城市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请问《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潘怀中:《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发展基础,系统总结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成效、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包括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共四大类17项主要指标。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明确了促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项任务。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提出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重大工程、加强人才建设、强化跟踪评估五项保障措施。
请问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考虑?
潘怀中:一要积极谋划绿色发展新路径。面对全市能源结构偏煤、资源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未实质性脱钩等实际情况,谋划绿色发展路径刻不容缓。要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有力有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重点落实落细职责任务,确保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