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顺梅介绍“强执法,优环境,送法暖企为民办实事”情况
2023年3月29日,芜湖市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兼无为市大队大队长田顺梅介绍“强执法,优环境,送法暖企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持续发扬“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精神。以抓铁有痕的干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情怀,持续深入打好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守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重拳惩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加大查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执法坚持从严从快,按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基调,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全年共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9起,罚款金额共计约205.44万元;涉嫌生态环境犯罪移送市公安机关案件2起;查封(扣押)案件1起。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司法厅印发的两批《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自《免罚清单》出台实施以来,我局在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对轻微违法违规,符合免罚条件的,依法免于处罚。2022年,我局已对1起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并督促企业限时整改做到“不贰过”,现场对涉事企业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贯,提升违法主体生态环保守法意识,切实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二是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模式提升执法效能。2022年,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效能。坚持依托运用安徽生态环境执法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开展日常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做到执法过程全留痕,全年制作检查笔录共435份。坚持科技赋能,强化非现场监管,2022年无为市有17家涉及大气和污水重点排污单位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开展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监管巡查和超标核查企业39家次,查处违反《安徽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试行)》案件1起,移送涉嫌人为干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排放污染物的刑事案件1起。坚持落实信用监管,强化部门联查,通过减少企业现场检查频次,为企业松绑减负。2022年,我局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各部门“一业一查”联合抽查机制,联合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住建局、市市监局、市林业局和市水务局7个市直部门共开展13项抽查任务,共出动人员274人次,检查企业137家次,切实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监管要求。
三是提升环境信访工作保障群众生态环境权益。2022年,我们坚守为民情怀,高位推动,始终坚持把群众最关切、最迫切、最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落实好。执法工作中紧盯重复投诉件及“12369”、“12345”平台不满意工单,着力提高办理效率,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局领导带案下访和开门接访工作机制,积极与信访人主动沟通,提高信访办理满意率。不断创新处理群众环境信访措施,对群众较为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召开“绿色恳谈会”的方式,现场聆听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查准问题症结,及时有效沟通化解,同时认真落实好信息反馈回访制度。2022年,无为市生态环境分局共受理群众有效环境投诉(举报)事项167件,其中反映水污染类问题11件、涉气污染类问题75件、噪声污染类问题70件,固废类问题4件,其它问题7件。以上投诉举报均按相关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完成,环境信访量较上年同比下降40.78%,办结达100%。
四是以执法促普法做好送法暖企为民办实事活动。2022年,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局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法暖企”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四送一服”、环保服务企业“十百千”等行动,寓普法于执法之中。主要通过赠送一套手册、开展一轮培训、畅通一个渠道、做好一次体检、解决一批问题等多样化的暖企方式服务企业,全年累计帮扶企业15家次,提出暖企措施10余条。尤其在2022年10月9日,无为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主动走进无为磊达水泥有限公司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代表参加,普法现场就企业提出的问题作出深入浅出解答,取得良好的效果。2022年,我们为更好的服务企业,坚持在执法中主动开展技术帮扶,重点查看企业环境管理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等情况,全面摸排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分发各类生态环境类法规手册,增强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抓好我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无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让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山清水秀、环境宜居的美丽无为水更清、岸更绿、天更蓝、地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