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无为市城管局“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
近日,无为市城市管理局制定《无为市城管局“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城市管理工作体现城市发展和治理水平,良好的城市市容、生活环境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源泉。“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无为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品味不断提升,城管综合执法成绩突出,体制创新不断深入,固废处理成效显著,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民生需求积极回应,抗击疫情持续发力。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在品质管理、经费保障、智慧城管转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竭力打造宜居乐业幸福城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无为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无为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增加编制无为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无为市城市管理局特制定了《无为市城管局“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的系列指示及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依法管理、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以更高水准的城市管理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规划》以“打造‘四精五有’美丽舒适宜居城市”为目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秩序管理,改善城市环境,增强执法队伍质量,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质量大幅改善;市民群众在品质无为市管理提升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规划》主要任务
为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落地,按照无为市打造美化、绿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城市要求,《规划》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提出未来五年工作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计划2022年底,全市一半乡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全市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处体系, 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补齐末端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之短板。
(三)继续放开环卫作业市场,谋划将市固废中心运营、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等项目推向市场,实现管干分离,推动环卫队伍、设备、技术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环卫基础功能设施,分批次逐年完成果皮箱的设置与更新。
(五)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公厕布局,计划对城区7座老旧公厕进行改造升级,新建12座二类以上标准公厕,提升服务水平。
(六)努力补齐市政管养短板,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养护工作,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全面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工作,保障城市设施正常运转。全面推进智慧路灯建设,加强城市地下信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制定老城区“白改黑”计划、雨污分流计划,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七)坚决整治弱电杆线乱象,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对芝山社区、皇武社区、文景社区、五华社区、太平社区等17个社区共计158个小区开展弱电线路整治工作,实现新城管线全部入地、老城区规整水平。
(八)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引入社会资本,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建设5个建筑垃圾中转站和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
(九)奋力提升市容管理精细水平,开展城区19条背街巷治脏治乱专项行动,推进2处示范街区和5处特色商业街打造,对流动摊点划行归市,积极探索“非接触式”执法模式,着力解决市容乱象易发易反弹等问题,助推城市精细管理提速增效。
四、《规划》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各级领导统筹协调资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加大经费保障。有计划逐年增加日常维护经费,形成城市管理投入增长常态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选拔,优化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交流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水平;吸纳社会参与,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重视人大、政协代表、委员提案及市民投诉等信息处理,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研究联盟、科研机构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四是健全法治保障。健全无为市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等,促进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合理行政;运用智慧化手段,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加强城市管理防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城管相关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
五是完善考核机制保障。建立符合无为市实际、可考性强、指标精准的考核细则;构建绩效管理、组织评价、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在城市管理中的导向激励作用,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提升。
六是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建立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围绕精细化维护管理、城管品质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城管民生项目等“十四五”期间城市管理主题,做好城市管理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