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3-03-20 16:23信息来源: 无为市城市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季欣 字体:【  

围绕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谋划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2022年工作总结

 

一、《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动真碰硬拆违,护航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拆违涉及无城镇6个社区62个老旧小区680余户近1.2万平米违建。面对成因复杂、关系错杂的陈年违建,市城管局按照“先干部后群众、先复杂后简单”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关系户”、“钉子户”为切入点,敢于动真碰硬,能打硬仗,带动老旧小区拆违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已拆除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内违法建筑520余户,面积0.8万余平方米。

2.推广融合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1年我市在开城镇大同村、红庙镇海云村、高沟镇新沟社区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22年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市68个选派村(社区)和开城镇、福渡镇、红庙镇下辖所有村(社区),以及通江大道、无六路、巢无路沿线村(社区)开展试点推广工作,共计105个村(社区)。通过大力开展“五清一改”整治,增加环卫设备设施投入,提高作业标准,提升工作人员待遇,加强质量考核兑现绩效工资等举措,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持续提升保洁水平,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3.打造城市景观,实现“两化”快速提升。今年年初牵头实施了无城城市美化(以高铁、高速、公园广场等主要节点为载体,以欢迎在外创业人士回家过年为主题,在醒目区域设置花卉造型雕塑,烘托节日氛围)和通济桥、状元桥夜间照明提升工程,1月下旬完工。9月底状元桥节点(状元桥西侧区域岸线)照明提升工程竣工;无六路节点(天天高速公路桥至金塔路锁埂路交叉口)、通济桥节点(华林桥南侧至通济桥)、公共机构试点亮化(城管局办公楼项目区域)项目招标已10月中旬完成,即将施工。城区美化与照明提升工程相继实施,使得城市景观立面更为丰满,节日氛围更加喜庆,市民获得感明显提升。

4.开展上路行走,推进五个专项整治。发挥城管委“指挥棒”作用,城管办带头“上路行走”,主动发现问题、带头解决问题。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乱象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四清单”,责任到单位到人。深入开展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弱电杆线、违规广告等“五个专项整治”,累计拆除违建面积1.2万平米(含老旧小区改造拆违),暂扣违停非机动车2570余加强对观音堂巷、清华园区间道路、网红一条街等背街巷的专整治力度,共查处出店经营2200余起,流动摊点2900起,占道堆放870余处,地桩地锁25起;拆除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店招标牌等违规广告210余块,修复破损公益广告10280余平米;9月上旬完成人民广场及周边道路弱电杆线整治工作。

5.开展积涝治理,提升城区排涝能级。清掏雨水井1.1万余座,清理疏通雨水管网0.04公里,更换破损雨水井盖60余套。今年7月,制定出台《无城积涝点处置演练预案》,牵头组织交警、住建、无城、蓝天救援队等十余家单位开展暴雨应对实战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因各项应对措施得当,今夏暴雨期间,无为市城区各易涝点的积水情况较往年有明显缓解。同时,城区内涝治理项目已争取到芜湖市“以奖代补”专项资金0.2亿元,对城区4个积涝点进行治理。

6.标线应划尽划,加大车位供给力度。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管理实际与社会停车需求,持续开展城区非机动车车辆停放标志线增设施划工作。今年来已在无城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另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1.2万个,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得到显著缓解。

7.提高收运效率,确保垃圾无害处理。按照全市各镇每2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一辆新能源电动垃圾收集车的标准,持续推动垃圾收运模式改革,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严格落实市、镇、村三级监督考核机制,完成月、季度考核任务,并兑现奖惩。

8.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完成13个镇机关、镇直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美丽乡村垃圾分类设备设施采购和安装,20个镇已建成“生态美超市”。出台《无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无为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进一步压实各单位责任,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开展“五进”宣传培训13次,在公园广场、居民小区及企事业单位内,以悬挂横幅、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和志愿者现场讲解、有奖问答等方式宣传《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在“今日芜湖”、“智慧无为”等媒体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多方位宣传,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类设施。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新增分类式果皮箱600只。

9.规范管理措施,加大犬类收处力度有序推进养犬管理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和网格化管理,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处置机制;对违反《芜湖市养犬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犬类收留所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并编制收容犬只信息档案和验收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单400余份,开展集中清理行动13次,处理群众举报100余起,出动90余人次,文明劝导100余起,目前收留所收容各类犬只已达540余只。

二、存在问题

1.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拆违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增加风险;

    2.投入不足,2022年目标考核公厕新建改建、城市生命线工程项目纳入备选库,影响考核位次。

3.体制机制不畅,园林职能在市林业,污水治理职能在市住建,影响市对县考核位次。

 

第二部分 2023年工作计划

 

一、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在总结环卫作业市场化前轮拍包的经验和基础上,计划2023年起继续实施第九轮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第九轮城区环卫市场化面积为830万㎡东至城东工业园区、南至江西桥,北至御龙湾七里羽毛羽绒产业园,西至无城西门工业园区计划服务期为202341日至2028331日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绿地公共厕所河塘沟渠水面及无城镇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范围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施维护、牛皮癣清理等拍包的基础上同时新增城市家具清洗、无为市固体废弃物转运中心运营维护和城区餐厨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对外拍包,以彻底实现管干分离,推进精细化作业,做到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环卫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上新台阶

二、公厕新建改建。拟对紫园、黄泥湾公厕共计2处老旧公厕进行改造,提质升级。新建2处二类以上公厕。

三、市政管养提升。计划对城区新力大道3.1公里主路面(路面宽45米)维修,持续加强市政设施养护。

四、东部新城垃圾中转站建设。谋划东部新城垃圾设备站房4000平方米及其配套设备,进步提升东部新城垃圾转运能力。

五、城市生命线工程。计划启动城市地下生命线工程建设项目,建立三维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及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普查覆盖无城建成区。

六、餐饮油烟智能化监测系统示范试点。计划建设餐饮油烟智能化监测督系统,无城核心示范区先行试点,连接城管数字化平台,探索“非接触式”执法模式,着力解决乱象易发易反弹等问题,助推城市精细管理提速增效。

七、实施弱电杆线扩面整治。在前期人民广场试点整治基础上,提质扩效,计划完成无城一环内弱电杆线专项治理,2月份启动。

八、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拆违。对纳入无为市2023年待改造的31个老旧小区违法建设实施拆除。计划1月开展摸底,2月启动办案,7-8月实施拆违。

九、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深化巩固既有分类成果,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示范片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居民小区分类投放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工作。

十、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和融合试点推广。在全市20个镇26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融合发展工作,实现农村区域融合发展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