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政策解读】《陡沟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一)决策背景: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做好陡沟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安徽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等,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明确了土地承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操作规范。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延长土地承包期有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让他们能够放心地在土地上进行长期投入,如改良土壤、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等,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增强农民对土地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农民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二是落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鼓励农民进行长期规划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农民更有动力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部门去外地学习情况
(二)起草初稿
(三)在行政机关内部征求意见
(四)向社会征求意见
(五)提交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
(六)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四、工作目标
一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对土地的长期稳定使用,增强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让农民安心投入农业生产,不用担心土地承包期限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民加大对土地的长期投入,如改良土壤、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等,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也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三是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权等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通过明确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让农民对未来有更稳定的预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四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实践经验。在试点过程中,探索解决土地承包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全面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工作奠定基础。
五、主要任务(内容)
(一)调查摸底: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家庭承包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包括人口的增减、户籍变动等对承包关系的影响;摸清楚全家进城落户、外嫁女、“五保户”以及整户消亡、整户无地等特殊群体和特殊情况的土地承包现状;了解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情况,核实证书与实际承包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掌握村集体土地利用现状,如机动地的数量、使用情况,以及依法开垦土地、集体依法收回土地等情况,还有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二)方案制定与实施:落细延包工作规程,按照农业农村部延包试点工作规程确定的程序规范开展延包工作,包括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等环节,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延包方案,各村民组根据摸底登记情况,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结合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村民组延包方案(草案),内容要明确延包原则、延包方式、工作步骤、政策界限等有关事项。
(三)技术与管理:全面开展合同网签,依托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系统,做好合同网签工作,推动实现承包合同信息化管理,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合同的查询、统计和监管,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信息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征地信息等互通共享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将延包中形成的数据等,纳入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完整、安全,发包方要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纳入村级档案管理,为今后的土地管理和权益维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权益保障: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土地承包权益,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承包农户家庭成员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权益,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则上不参与延包,新增人口依法依规按章程确认成员身份;充分保障出嫁、离婚、丧偶妇女和赘婿等特殊群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健全跨区域协调解决工作机制,避免“两头空”、防止“两头占”。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鼓励进城农户依法自愿有偿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
六、创新举措
(一)技术创新: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土地承包合同网签。利用电子签章、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合同签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进行合同签订和查询。
(二)制度创新: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流转服务和监管,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管理创新:
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承包管理中的作用。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加强纠纷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提高纠纷处理效率和公正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 强化土地承包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理念创新:
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 强调共同富裕理念,在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过程中,注重保障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土地权益。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二)技术支撑保障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工作。运用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土地承包政策、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监督考核保障
1. 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2. 强化考核评估。制定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3. 严肃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陡沟镇人民政府
解读人:唐乾乾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253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