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无为市2024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镇:
现将《无为市2024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无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3月11日
无为市2024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
为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特制定无为市2024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迈向更高水平。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打造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无为样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实施范围
继续围绕“一廊五线”的和美乡村建设格局,强化村庄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科学布局美丽宜居村庄。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重点围绕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路域环境整治线(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名单见附件1)。2024年1.0版美丽宜居村庄继续坚持以行政村为单位全覆盖建设;2023年、2024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未经整治过的村庄,1.0版美丽宜居村庄要全覆盖。
三、目标任务
无为市2024年美丽宜居村庄完成60个3.0版和262个以上
1.0版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完成美丽宜居村庄行政村全覆盖建设。
四、建设内容
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内容重点是建立一项长效管护机制,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建设五项小微民生项目。因地制宜,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引导农民广泛参与,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1.0版美丽宜居村庄要扎实推进“三大革命”,持续实施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农户庭院,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拓展,实现“四净两规范”,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
(一)建立一项长效管护机制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理事会”和“五老”作用,凡涉及本村公共事务、公共秩序管理、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使用,以及涉及本村公共利益和村民切实利益的其他事务,都要开展广泛协商,实现民事民议民决。要深入开展“一献四捐”和“三清三拆”工作。要配齐、配强保洁员队伍,明确保洁员职责,落实“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清扫保洁制度。落实“门前三包”,真正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成为老百姓日常习惯。要注重发动乡贤,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群众筹资筹劳,健全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二)完成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1.农村厕所革命。村庄内无功能旱厕应拆尽拆,问题厕所应改尽改。村庄内新(改)建户厕按照“进院入室”原则推进,三格式化粪池选址在屋后、菜园地、边巷等区域,不影响公共空间村容村貌。农户建房要落实户厕“进院入室”要求,履行生活污水收集承诺。改厕后粪污按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标准进行处置。
2.农村垃圾治理。配足保洁硬件设施,配齐保洁队伍,完善保洁运行、督查体系,建成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处置做到科学分类、定点收集、日产日清。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留村庄中现有的河、沟、渠、溪、塘等水体体系原貌,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进行截污、治污,实施清淤疏浚,做好生态护坡建设。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建议采用生物挂膜等生态化、资源化处理的方式,不主张建设污水处理终端。
(三)建设五项小微民生项目
1.道路建设。主要指村庄内部道路,包括村内主次干道、入户道路等,要实现户户通,切实方便群众出行。具体包含道路新建、扩建、维修,有条件的村庄可实施主干道“白改黑”等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模式由所在镇村自行选择并实施。
2.村庄亮化。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使用节能照明设施,宜布置村庄道路一侧、丁字路口、十字路口等位置,也可结合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照明设施,有文化旅游资源的村庄可采用特殊照明灯具,既要发挥照明功能,又要与村落景观风貌紧密结合。
3.村庄绿化。在保持村落原有的植被条件下,推行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撒草籽和花籽(少用慎用草皮)等方式进行村庄绿化。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少栽灌木,倡导自然式种植。村庄空闲地要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五小园”功能区隔断可采用路牙石、花墙等方式,确保村庄内部通透性鼓励村民对已有小菜园进行整治提升。
4.村庄美化。按照村庄建设规划总体要求,倡导农民新建房屋设计要与乡土文化相结合,与乡村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自然和谐。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围栏、花坛、宣传栏等美化设施应体现乡土特色,彰显乡土质朴文化,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发展“五小园”,适度挖掘村庄文化。落实电力、广电、通信等单位主体责任,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加大农村杆线“蜘蛛网”乱象整治力度。
5.公共设施。利用村庄内部空闲地块和整治后的空闲场地,因地制宜建设村民小广场、小公园、图书室、停车场、卫生公厕等,布置村民健身设施、休息座椅、文化墙、宣传栏等设施。
五、工程负面清单
宜居村庄建设要围绕村庄现有基础整治提升,村庄建设要留住乡愁,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推山削坡、填塘砍树、大面积刷白墙(墙绘)等破坏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
(二)大面积硬化村庄公共土地,栽种园林大树和名贵树种,大面积的草坪绿化,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
(三)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
(四)采用大面积花岗岩、大理石进行道路、广场铺装;
(五)其他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行为。
六、工作流程
(一)村级推荐。村级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摸底调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群众意愿,明确具体建设内容,形成共识公示后,向镇级申请。
(二)镇级审查。镇级应根据村庄分类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对申报村庄进行审查,综合村民意愿、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确定建设名单,并自行组织和委托有能力的单位,编制相关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资金概算和建设工期等,向县级部门进行申报。
(三)县级审核。市农业农村局在每年三月底前会同市自规局、生态环境分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各镇申报的3.0版美丽宜居村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审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项目实施。各镇为项目实施主体,对审核通过的村庄负责组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监管,进行竣工验收,并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村委会是落实主体,可交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施,负责引导群众参与,明确具体建设内容,原则上项目在每年6月底前完成。
(五)项目资金。县级从衔接资金中列支3000万元用于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1.0版美丽宜居村庄镇村自筹资金建设。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监督、考核、验收工作,各镇负责组织实施。各镇要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3.0版和1.0版建设标准,细化工作举措,明确任务分工,压实部门责任,稳步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镇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严格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要优先将“一事一议”和村组集体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软硬件的管护和维护,注重发动乡贤,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群众筹资筹劳,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三)广泛宣传引导。各镇村要深入宣传美丽村居建设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美丽村居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全面展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面貌、新气象。
(四)严格督查考核。各镇要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宜居村庄建设督查考核机制,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村村行动、人人参与”的宜居村庄建设局面。市委农办将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采用明察暗访方式对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将作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验收和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依据。
(五)引领示范带动。各镇要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抓手,由表及里推动全市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充分发挥美丽宜居村庄的示范引领作用,科学规划,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片、风景线,为其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有效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请各镇于3月31日下班前将《无为市2024年1.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统计表》(附件2)电子档和《无为市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申报文本》(附件3)纸质盖章签字一式三份报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股刘环宇处。
附件:1.无为市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名单
2.无为市2024年1.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统计表
3.无为市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申报文本
附件1:
无为市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名单
序号 |
自然村名称 |
自然村属性 |
村庄类型 |
自然村现状户数 |
备注 |
1 |
陡沟镇华龙社区赵坝头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55 |
路域环境整治(塔江路沿线) |
2 |
陡沟镇金李行政村前吴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52 |
路域环境整治(塔江路沿线) |
3 |
陡沟镇忠台行政村施桥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86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4 |
陡沟镇忠台行政村周巷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75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5 |
陡沟镇忠台行政村胡村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67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6 |
陡沟镇忠台行政村王巷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86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7 |
陡沟镇忠台行政村吊桥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63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8 |
陡沟镇百官圩行政村胡叶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92 |
|
9 |
陡沟镇红星行政村刘耳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67 |
|
10 |
赫店镇宏林行政村东小胡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2 |
路域环境整治(严赫路旁) |
11 |
赫店镇宏林行政村小六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1 |
|
12 |
赫店镇曹王行政村王拐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2 |
|
13 |
赫店镇赫店社区店北-西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1 |
|
14 |
赫店镇平安行政村曹庄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6 |
|
15 |
赫店镇汪邵行政村董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53 |
|
16 |
十里墩镇观音行政村潘一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0 |
路域环境整治(G347旁) |
17 |
十里墩镇观音行政村桃园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5 |
路域环境整治(G348旁) |
18 |
襄安镇金鸡行政村村五里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69 |
2023年度中心村 |
19 |
襄安镇松院行政村新生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0 |
2022年度中心村 |
20 |
高沟镇龙庵社区闵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3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21 |
高沟镇新沟社区劳武一组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3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22 |
蜀山镇德和行政村大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50 |
|
23 |
蜀山镇关河行政村西伍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72 |
|
24 |
开城镇练墩行政村汪龙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0 |
|
25 |
开城镇都督行政村牧场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2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26 |
开城镇都督行政村施庄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9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27 |
开城镇都督行政村鲤鱼三队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2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28 |
开城镇都督行政村毛南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5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29 |
开城镇都督行政村毛北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51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30 |
泥汉镇新兴行政村叶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1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1 |
泥汊镇新兴行政村汪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3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2 |
泥汊镇新兴行政村张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0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3 |
泥汉镇日新行政村崔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5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4 |
泥汊镇皂河行政村公路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6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5 |
洪巷镇湖陇社区陈新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48 |
|
36 |
洪巷镇南庄行政村代渡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67 |
|
37 |
姚沟镇南湖行政村村胜利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2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8 |
姚沟镇南湖行政村王村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2 |
高新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 |
39 |
严桥镇响山社区乐岗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44 |
|
40 |
严桥镇象山行政村大魏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0 |
|
41 |
鹤毛镇鹤毛社区吴洼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9 |
|
42 |
无城镇董桥行政村俞村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6 |
|
43 |
福渡镇张庙行政村小港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24 |
|
44 |
福渡镇黄金坝行政村宋一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1 |
|
45 |
刘渡镇重兴行政村周西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6 |
|
46 |
石涧镇合法行政村寺后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31 |
|
47 |
石涧镇汪冲行政村瓦屋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58 |
|
48 |
牛埠镇新墩行政村新屋-东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9 |
|
49 |
牛埠镇新墩行政村新屋-西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6 |
|
50 |
牛埠镇青山行政村谢巷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9 |
|
51 |
牛埠镇蔚山行政村咀汪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0 |
|
52 |
昆山镇双河行政村鲍洼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6 |
|
53 |
昆山镇双河行政村小院自然村 |
提升型 |
3.0版 |
31 |
|
54 |
泉塘镇三益行政村卞拐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47 |
|
55 |
泉塘镇建国社区董圩自然村 |
稳定型 |
3.0版 |
56 |
|
56 |
红庙镇海云行政村李四自然村 |
稳定性 |
3.0版 |
26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57 |
红庙镇海云行政村庙灯自然村 |
稳定性 |
3.0版 |
31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58 |
红庙镇海云行政村邢徐自然村 |
稳定性 |
3.0版 |
62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59 |
红庙镇海云行政村杭咀自然村 |
稳定性 |
3.0版 |
44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60 |
红庙镇海云行政村岗前自然村 |
稳定性 |
3.0版 |
37 |
2023年精品示范村 |
附件2:
无为市2024年1.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统计表
序号 |
自然村名称 |
自然村属性 |
村庄类型 |
自然村现状户数 |
计划投资资金(万元)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1.自然村名称填写格式为XX镇XX行政村(社区)XX自然村;2.自然村分类属性为: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和撤并型(收缩型和撤并型原则上不予建设);3.村庄类型为:1.0版;4.计划投资资金指的是镇村财政投入,如有群众自筹,请在备注注明。
附件3:
无为市2024年3.0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申报文本
建设单位信息 |
项目单位(盖章) |
|
法人代表 |
|
|
项目经办人 |
|
联系电话 |
|
||
项目基本情况 |
建设地点 |
|
|||
覆盖服务口 |
|
||||
项目建设必要性 |
|
||||
建设工期 |
|
||||
村庄现状 |
三大革命 |
农村厕所革命 |
|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
||||
农村生活污水 |
|
|
|
治理 |
|
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情况 |
|
||
拟建设 内容、资 金投入 及来源 |
三大革命 |
农村厕所革命 |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
||
五项小微民生项目 |
道路建设 |
|
|
村庄亮化 |
|
||
村庄绿化 |
|
||
村庄 |
|
|
|
美化 |
|
公共设施 |
|
||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
|
||
村民会议或者 村民代表会议 建议 |
年 月 日 |
||
村委会意见 |
村民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
||
镇人民政府意见 |
镇人民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
||
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 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