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礼仪(用纸巾遮住口鼻)、开窗通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尤其在流感季。
2.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
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照料患者时需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
3.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并发症的风险,推荐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注意需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
4.流感患者注意事项
尽量居家休息、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毛巾遮住口鼻,并经常洗手。
二、手足口病
预防措施:
1.注意隔离治疗
对于感染手足口病的学生一定要隔离治疗,因为手足口疾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如果班上有学生出现身体发热,或者是出现皮疹症状的话,一定要让这些学生快速隔离,这样就能够避免其他学生受到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每天要正确洗手,吃卫生干净的食物,多喝白开水来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同时在学校要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让学生能充分地锻炼自己的身体,以对抗手足口疾病。
3.教室保持通风和及时消毒
如果有学生患上手足口病的话,一定要做好教室内的全面消毒工作,并且要及时开窗通风,让教室里的空气更加清晰,以减少学生传染手足口病疾病的概率。
三、水痘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水痘病例患者
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为了避免感染水痘,保持自身健康,需远离病源,同时注意做好水痘患者的隔离工作。
2.做好日常消毒和清洁
对于一些公共场所或者是公用物品,为了避免感染水痘,需要注意做好物品的消毒和清洁。
3.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自身感染水痘的风险,可以使身体内产生保护性的抗体。
4.教室保持通风
水痘病毒在密闭的空间区域更容易被传染,需要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感染率,同时起到预防效果。
四、结核病
预防措施:
1.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2.教室保持通风
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注意室内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3.外出佩戴口罩
外出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需正确规范佩戴。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
五、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1.积极接种疫苗
儿童应当在一岁半时接种一针,6岁时接种一针。15岁以下的儿童都可以接种。
2.不要去人多的场所
在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期间,身体抵抗力差的朋友要尽量少去人员复杂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的时候应当戴好口罩。
3.养成良好习惯
平时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家中勤通风,勤晒衣服和被褥,平时要多补充水分。
4.积极锻炼身体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5.及时发现疾病
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腮腺肿胀等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样有利于早期诊治。
6.做好患者隔离工作
如果发现有学生患了腮腺炎,一定要和健康的同学隔离,以免传染。感染者用过的食具毛巾都要煮沸消毒。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当进行下列操作前请洗手:准备或分发食物,进餐,照顾患者等。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感染诺如病毒的高风险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另外在食品加工时要做到生熟分开。
3.做好患者隔离工作
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同学,学校要组织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