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发展规划】严桥镇2022-2026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4-10-01 09:26信息来源: 无为市严桥镇阅读次数:编辑:yanqiaodzb 字体:【  

    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严格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重点任务,不断做实民生实事,持续深化自我革命,勇挑历史重担,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比学赶超争先进,践行宗旨守初心,攻坚克难敢斗争,廉洁自律做表率,全力以赴干好每项工作,努力争当建设“一地四区”的排头兵,奋力打造现代化新型“中心城”。

(一)坚持发展为先,倾力推动镇域经济踏上新征程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培育经济增长后劲。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继续坚持负责人牵头招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广泛发动各方力量,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围绕严桥镇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制定招商计划,外出招商30次以上,举办招商推介会5场。充分发挥严桥在外成功人士资源优势,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广度和深度。围绕产业链条,强化项目储备,重点招引产业链下游制品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坚持招大引强,羽毛羽绒产业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全面优化企业服务,推动改善营商环境。定期召开雁归座谈会、银企对接会,宣传优惠政策、收集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全力把无城镇打造成投资洼地、创业沃土。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配齐专班力量,提升人员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围绕项目立项、环评、施工等方面,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第一时间签约、第一时间落地、第一时间竣工投产。持续完善领导班子包保企业机制,坚持定期走访制度,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强化协调指导,全力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

(二)围绕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城乡面貌迈上新台阶

城市品质再提升。全面发力棚改工作,进一步深化“拆而未净”行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活力。

基层治理再精细。结合无为市“智慧城市”建设,制定上报我镇城市治理信息化需求计划,持续完善我镇智慧社区平台基础信息,实现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90%以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业委会和物管会监督作用,完善物业退出机制,全面提升小区管理水平,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城市社区。做好镇统一承接市直单位赋权工作,厘清事项管理边界,明确权责事项清单,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力量,提升我镇行政执行能力。

文明创建再深入。深入推进市文明办“六个专项整治行动”,对照无为市建设国家级健康市、创建国家卫生市和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三大创建任务清单,认领任务内容,全面开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推动“执法进小区”工作,及时处理违规搭建、飞线充电、毁绿种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小事,着力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居民满意度。常态化开展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环境治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宣传教育,改变重点区域“脏乱差”现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并点,打造城市治理全新面貌。

(三)聚焦民生福祉,奋力推动民生保障再上新水平

持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低保、特困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公正透明,实现人员应入尽入、应出尽出。发挥“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功能,满足镇内企业用工需求,为市重点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持续做好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就业、社会救助工作,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新增农村助餐点3个,完成严桥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工作,全面推进“10+3”暖民心行动,持续提升民生福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挖无城历史底蕴,完成严桥镇史书编撰;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体现传统和时代特色的节日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组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之星”评选和“奋进新征程,党的理论进基层”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加快推进“15分钟阅读圈”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建设文化强镇。

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扎实做好常态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等单位不间断巡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闭环管理制度,保持严管高压态势,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隐患消除到位,坚决遏制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持续清理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开展“广场夜话”活动,丰富参与人群,打通基层治理堵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完成标准化镇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联动,建设和谐稳定的平安无城。

持续深化信访矛盾化解。开展“信访矛盾隐患大走访、大排查”“初信初访工作落实回头看”“积案化解”等三大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初信初访闭环机制、积案化解常态化调度机制、“两率”提升机制、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机制等5个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人员力量,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奖惩措施,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集中人力、物力、精力立足目标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信访三大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不断提高12345服务热线、市长信箱等群众投诉办理质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不满意件,实行“清单+闭环”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清单、形成责任清单、形成督办清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不满意件清零销号,切实提高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

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树牢生态环保底线思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果。加强建筑工地、主干道路扬尘管理,禁烧宣传和巡查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技防+人防”联动作用,力争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持续提升我镇大气优良天数。加大重点工业企业和“散乱污”企业巡查整治力度,坚持问题清单销号管理。大力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和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广垃圾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融合发展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治理管护体系,生活污水乱排、垃圾乱放等得到有效管控,做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四)瞄准乡村振兴,聚力推动宜居宜业跃上新高度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工作,结合土地承包“确权不确界”,打破地界限制,实现土地连片经营、集约化利用。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由村集体统一托管农户土地,招引现代农业公司,打造智慧农业、订单农业。深入推进优质粮工程,围绕提高水稻品质和效益的目标,持续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赋能,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引领。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实施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和联网路建设工程,建成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

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开展集中排查和落实帮扶政策,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积极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配合党组织领办各类合作社,深入探索建立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实现途径,培育不少于5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实现共赢共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所有村集体收入不低于70万元、收益不低于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