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塘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4-05 10:19信息来源: 无为市泉塘镇阅读次数:编辑:泉塘镇人民政府 字体:【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抓党建、强保障,纵深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推动教育培训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我镇共计培训党组织书记154人次、党员836人次、党务工作者48人次。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实施“红色网格引领·泉心泉意服务”基层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的方式,合理划分网格,建立“红色网格微信群”,制定“红色服务清单”。三是创建“双应”党组织。2022年申报了金牛村、青龙村、临河村等3个“双应”基层党组织,持续以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为主要内容,开展“双应”基层党组织示范创建工作。

(二)聚力抓经济、促发展,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稳定增长。2022年全年预计实现财政收入5460万元,力争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全镇工业企业预计完成产值4.6亿,限上商贸预计完成零售额1.1亿元,重点服务业预计完成营业收入5600万。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2年以来,共外出开展招商活动10次,上报有效招商线索16条;新签约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3个,其中2个项目已入库,剩余1个项目已上报入库材料,确保签约项目按时开工。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通过组建6个企业服务小组,时刻关注企业需求。今年累计接待服务企业50余次,帮助同泰公司招工30余人,为企业解决各类咨询问题70余条,为企服务满意率达100%。

(三)聚力抓特色,强产业,不断带动特色产业链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通过招商引资,由安徽永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长胜村新建3000亩的鲈鱼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入统。二是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加大苗种培育自供,扶持清源合作社与江苏如东老渔民公司开展合作,扩大螃蟹本地化苗种繁育规模,繁育基地获2022年度市级水产良种场认定。王垴村、海桥村与江苏帅丰公司合作,开展蟹苗苗种种质提升行动,选择两户经营主体先行示范,提升苗种亩产。建立了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5家,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培育特色农产品。在中垄村建成了占地10亩的澳洲龙虾苗种繁育培育基地,并申报澳洲龙虾繁养一体化高效养殖试验示范项目。

(四)聚力抓生态,优环境,不断改善镇村面貌。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年镇村共投入近220万元,人力1500人次,在市级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在15个村全面推广垃圾治理融合发展,补足补齐补全镇148名环卫工人工资;配足配齐近2000对分类垃圾桶、60座垃圾分类亭,解决原先垃圾治理中看到管不到的弊端,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行动。二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改善空气质量,全面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购入洒水车一辆,每天对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整改了2家非法搅拌站,已通过验收。稳步推进污水处理项目,今年已完成街道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全面推进建国社区、得胜村、长胜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五)聚力促发展,补短板,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善交通道路。2022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联网路已完工,改善宋拐等5个自然村道路基础设施通行条件,三条“白改黑”项目和23.2公里农村道路安全项目即将完工。二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2022年以来共全面清理內圩沟渠9条,总长8.2公里;加固镇内西河、永安河、花桥河堤防,目前土方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开工,其中得胜、王垴标段已完工40%,天成、长胜标段已完工20%。建国社区、三益村申报800亩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施工。

(六)聚力惠民生、增福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年集中开展了2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全面排查16346户60299人,共识别了15户监测对象。持续推进九大工程项目,为349户脱贫户申报产业奖补,开设107个公益性岗位,为101名在校学生申报“雨露计划”政策,为155名脱贫户提供总计775万金融贷款服务,防贫保参保率达到100%。二是坚守民生底线。2022年新增低保补助对象17户28人、特困供养人员2人;帮助45名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额5.63万元。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公办敬老院建设布局,兼并宝山旧敬老院,改造提升泉塘敬老院。积极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推进民营养老机构各项服务设施建设达标。三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摸排、管控重点地区人员,积极推进加强针接种工作,全年共计接10191针次,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及改造健康驿站180间,储备隔离房间176间,完善常态化和应急状态下指挥体系建设。四是大力推进暖民心工程。迅速开展老年助餐点建设工作,全年已完成6个助餐点建设。建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将本乡镇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及招聘的岗位信息纳入“就在芜湖”网络平台,方便居民本地就业。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大而不强,产业链条短;二是镇级财政税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镇级财政保障能力薄弱。三是干事创业创新精神不够,工作标杆不高,缺乏争先进位的锐气。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强学习、立品牌,在推进党的建设上下功夫。持续抓好党组织班子、党员干部队伍、基层组织保障三项基础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结合我镇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党建特色品牌。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加大土地流转谋划好集体产业项目,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二)兴产业、促提升,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显担当。 加快推进泉塘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及水产产学研中心建设,探索符合国家政策的新的种养殖模式,发展“水稻-鲈鱼”综合养殖、“澳龙-小麦”连作养殖等养殖模式,挖掘潜能,确保粮食供给,做大做强水产业。推动农业补短板强产业链,引进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推动“水稻-鲈鱼”综合养殖、澳洲龙虾繁育养殖、“龙虾-水稻”养殖项目和100亩早熟螃蟹品种“六月黄”与秋玉米连作试验示范项目,创建打造叫响螃蟹、澳龙、鲈鱼、荸荠养殖的新泉塘“四宝”。

(三)招好商、优环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当好企业服务员,增强已引进企业发展信心,确保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做到与企业常沟通,将上级惠企政策点对点、一对一推送给企业,及时开展兑现企业扶持资金工作,保障2023年所有建筑业总部经济能够顺利续签,稳定现有财政税收。加强税源培植,着力发挥好外出乡贤和在泉企业两种力量,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2023年,计划新引进一家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