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泥汊镇2023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4信息来源: 无为市泥汊镇阅读次数:编辑:泥汊镇党政办 字体:【  

综合考虑,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达到3.67亿元,同比增长13.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个方面工作:

狠抓项目建设,力求取得新突破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凝心聚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强镇。招商要提效。围绕两区功能定位,有侧重地进行产业招商。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建设,做好客商投资审批的全程代办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真正形成亲商、重商、稳商、富商氛围。计划招引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项目要提速。每一个重点项目拿出一个推进方案,一套人马跟进服务,把项目服务工作做的更细更实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楚江、中广核等项目建设进度,以其为杠杆,撬动经济增长点。同时紧紧围绕电缆产业链,针对性的采取项目调度、分割出租、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闲置土地和存量厂房的盘活。产业要提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对楚江铜导体产业园项目跟踪对接,结合区域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推进电线电缆产业创新创优、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完善新兴产业生态,集聚更多头部资源。

狠抓乡村振兴,力求展现新气象

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以产业为核心、建设为基础、治理为关键,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全速推进耕地恢复。全面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和耕地恢复工作,逐图斑核实,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行小田变大田和全域土地流转工作,为引进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涉农项目奠定基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建设金湾菌菇产业园,引进江苏胜道农业投资10亿元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田园水乡经济,发展农业观光、农俗体验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彰显乡村多元价值。拓宽富民强村渠道。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实现两个“80”的目标任务(即全镇超过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全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8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专注电商平台经济,积极探索农文旅康、林下经济、劳务合作社等多元化集体资产运行和增收模式,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推动富民强村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狠抓民生改善,力求共享新成果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生工作的精准度、精细度,切实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搭建平台富民。持续优化镇村就业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就业工作责任制,将用工信息和就业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探索建立凤还巢援企稳岗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依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加工制造等进行创业投资。以民生实事惠民。全面落实民生工程,为群众积极争取大病医疗救助、临时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确保群众得实惠。重点推进上九连圩中型灌区项目的落地实施,打通泥汊境内神塘河、百子桥及各内圩泵站,通过分片排涝灌溉,有效的降低农业综合水价,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升级改造敬老院硬件设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养殖业供电能力提升台区改造和农网升级改造13,解决8个村养殖业台区夏季用电高峰低电压和线路安全隐患问题,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加速公益性公墓实体化运行。以公共服务利民。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加快泥汊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提升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细化落实现行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继续优化农村教育布局,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以功能配套便民。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G347泥汊至泉塘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为契机,完善四纵三横布局的交通网。深入实施农村道路维修改造建设,进一步提升路容路貌。启动泥汊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及延伸区提升整治专项债建设项目,不断推动滨江绿色古镇风貌修缮、老街业态优化、生活社区功能完善。

狠抓社会治理,力求迈上新台阶

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抓好生态环保、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常态化开展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探索实行园林绿化、市政养护等市场化运作,全面提高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动态排摸并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防止死灰复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提质增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行林地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提升安全治理水平。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扎实做好工贸企业、既有建筑、城镇燃气、农村道路、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力争“12345”诉求按时办结率达100%。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共治化解,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不断提升镇村两级矛调中心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