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瞄准群众需求打造为民办实事品牌

暖民心工程让百姓生活更便捷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2-08-24 09:34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浏览量: 责任编辑: 倪壮

■ 本报记者 刘刚 通讯员 倪壮

位于长江之畔的无为市近年来积极打造一系列暖民心工程,开发智慧停车系统缓解群众出行停车难题、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菜市场方便群众买菜、建设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餐”等,这些暖民心工程在实施后赢得了百姓的欢迎,也让无为市的市政建设更上一层楼。

智慧停车让居民停车更省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停车难的社会问题。“前几年,停车是个难事,市民随意占用路边车道停车,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城市形象也不美观。”无为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旭斌对记者说,一个城市如果长期解决不了停车问题,会影响整个城市发展。

为切实解决群众停车难题,该公司一期投资2650万元,盘活公共道路资源,建设、运营智慧停车项目,2020年以来,当地新建南门立体车库、东一环停车场等5处停车设施,新增停车位676个;在西大街、环城路等16条路段,智能化升级改造路侧停车位1475个,其中高位视频管理车位524个,地磁+PDA设备管理车位951个;建设城市一、二、三级诱导屏共14块,通过“停车大数据平台系统+人工现场管理”模式,有效缓解无为市老城区停车难题,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该公司副总经理何俊稳告诉记者,为搭建智能信息系统,引导群众智慧出行,他们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各物联网设备协同组网,实时监测无为市交通状况,提供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运营服务、停车信息统计查询、停车优化分析等功能。针对有长期停车需求及老城区内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的车主,持续开展电子钱包充值、月卡办理等优惠活动,切实减少停车费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便民惠民。

文明菜市让市民买菜更放心

以前在无为市一提到菜市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嘈杂的环境。如今,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当地菜市环境已大幅改善。

记者走进该市的同心菜市场,只见这里空间明亮宽敞,市场在内部统一了形象标识,配备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自动扶梯等设施设备。该菜市致力创建无烟菜市场,建设超市化的购物环境,同时规范菜市车辆停放,合理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和泊位。

正在买菜的市民胡静说:“在这边逛菜市场就像逛超市一样,环境特别好,我们在这里买菜特别方便、舒心。”她从家里到这里来比较近,五分钟就能走到了,新菜市场价格也比较实惠。“平常地上有一点水渍马上就有保洁人员处理掉,环境好了,顾客肯定就多了,居住在周围三四公里的老百姓都愿意到这里来买菜。”经营户赵根林说,他每天的营业额要比改造前增加30%左右。

记者了解到,这家投资5500万元的同心菜市场是无为市城投公司市场化运作以来,芜湖市首家为政府代建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菜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邀请管理经验丰富的公司作为运营商,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广大市民生活需求。

社区食堂让老人用餐更舒心

刚过11点,在无为市华林府社区食堂二楼集中就餐点,五十余位社区老年人正在有序排队领餐。该食堂占地面积415平方米,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标引入第三方进行运营管理,社区食堂坚持公益性、微利性原则,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老人出一点的方式运作。根据老人年龄划分,60、70、8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用市场价格的九折、八折、七折购买,差价由企业承担,政府通过监管考核实行以奖代补。每周菜品公示张贴,明码标价,围绕老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真正让老人享受实实在在的福利。

“菜感觉比较不错,第一个是卫生、干净,菜味道也还可以,价格比较好。我们主要是图一个方便,上街有时候搞迟了,不用回去烧了,老两口烧饭也不方便,所以就经常到这食堂吃。这个食堂我们认为还要多办几个呢。”正在用餐的夏立群老人对这一做法非常满意,不停夸赞。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状况、天气等原因会影响他们外出就餐,为更好服务于广大老年人,社区食堂根据老人的实际用餐需求,采取“1+N”助餐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提供集中用餐、点餐、快捷配餐外送上门服务,或配送到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并对三无人员和老年人助餐点免派送费,真正缓解社区养老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