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鱼灯亮出新气象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5-01-24 16:41 文章来源:无为市人民政府 浏览量: 责任编辑: 戴大亮

春节将至,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新民村的鱼灯传习基地里,八盏鱼灯刚刚“凯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无为鱼灯不久前参与了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的录制。

长江之畔,鱼米丰饶。旧时,勤劳的无为人利用长江水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既种田又捕鱼来维持生计,人们在春节庆贺鱼粮丰收,祈求捕鱼平安,通过传统的鱼灯民俗寄托着愿望和情感。无为鱼灯沿袭千年,经久不衰,至今仍在江岸大地上流传,见证着长江渔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扎根在民间的艺术

此次作为无为鱼灯代表,走上央视舞台的鱼灯队,是无城镇新民村的“八里鱼灯”灯会。“无为本地玩鱼灯的村子很多,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光是鱼‘长’得不一样,玩法也有差别,我们八里鱼灯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八里灯会会长任咸斌向记者介绍道。

无为鱼灯,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北宋年间,包拯到陈州放粮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进贡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就这样,无为汉族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了下来。

“过去,无为人每年春节都玩鱼灯。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玩鱼灯的最后一天叫‘收灯’。如村里遇有传染病灾、农作物虫害等灾患,一律按‘许愿还愿’的形式来玩鱼灯,祈求平安。民间俚语有言:烧香打醮,抵不上红灯一绕(红灯指‘鱼灯’)。”任咸斌说,到了今日,村里的传统是每三年“大玩”一次,到时别的村也会“请灯”过去,从正月初一闹到元宵才结束。去年春节,新民村组织了由鱼灯表演者、鼓乐队、护灯队等组成的130余人的队伍,一路走村串巷,浩浩荡荡,热闹的鱼灯表演,让十里八乡的年味升腾,展示出传统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近些年,无为当地陆续在一些灯会设立了“无为鱼灯传习基地”,让更多人通过参观、学习鱼灯制作工艺与灯舞技艺,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在新民村的传习基地里,八盏鱼灯分列祠堂两侧,每盏鱼灯花色各异。任咸斌一一介绍道,从头灯到尾灯,分别是金鱼、鳇鱼、鲥鱼、鳜鱼、鲤鱼、鲶鱼、鲫鱼、黑鱼,鱼身上绘制吉祥图案,有八仙的法宝,寓意子孙发达各显神通;绘制梅兰竹菊,寓意儿女满堂,四季平安。鱼灯都是手工扎制,竹子破开制成竹篾,制成鱼形骨架,外面蒙以纱布,刷上一层胶水后,再用毛笔绘上图案,鱼眼、嘴、鳞和尾。这八只鱼“长相”各异,传承着中国民间传统的审美趣味。“以往,鱼灯用的是蜡烛和宣纸,现在都换成了纱布和电子灯,更安全,在夜色中也很有观赏性。”

无为鱼灯,最有特色的是舞蹈阵法,是模拟鱼的生活习性加上人类想象创作出来的,表演者手执鱼灯,在鼓乐声中模仿鱼在水中活动的姿态,舞蹈动作灵活多变,能够排出“天下太平”“人口太平”“六畜太平”等造型。一只做好的鱼灯,有数十斤重,光是举起来就很费力,更别说上下舞动,耍出花样来,一场表演中,也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轮流来舞。

“无为鱼灯能一代一代传下来,也与本地的宗族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紧密的家族关系便于传承和动员,让鱼灯的‘生存’有了天然的土壤。”任咸斌说道。

“守得住”还要“传下去”

2011年5月,无为鱼灯(灯舞)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里村民、推动无为鱼灯“复兴”的传承人任俊堂,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无为鱼灯穿越时间长河,自古沿袭至今,不仅“守得住”,还通过多元保护,激发出传承活力。

“目前无为灯会组织共有20余个,分布广泛,大都以鱼灯所在的村子来命名,例如侯咀鱼灯、黄雒鱼灯、八里鱼灯等。”无为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沈云介绍,近年来,为完善无为鱼灯资料库,该馆不断挖掘整理无为鱼灯的音乐、舞蹈、传说等相关资料,整理印刷了八里鱼灯的《八里任氏灯会灯谱图文集》和侯咀鱼灯的《乐谱》。2024年,编辑出版《无为鱼灯》图书,便于社会大众收藏和研究,促进文化交流。

传统鱼灯工艺也曾面临传承断层、后继无人的困境。为加快培养无为鱼灯人才队伍,当地从各灯会组织中挖掘和培养后继人才,让传承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有一名国家级传承人、四名市级传承人。同时,重点辅助完善八里鱼灯、侯咀鱼灯和黄雒鱼灯三个分支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目前,我们也在手把手教几个村中的年轻人,来传承八里鱼灯。我们还走进校园开设技艺课程,让年轻一代更多地接触、体验鱼灯艺术。” 任咸斌说道。

在文化馆、传承基地开展鱼灯培训,在学校开设鱼灯社团课……通过扩大培训受众人群,拓宽和增强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当地文化部门还将无为鱼灯与无为民歌融合,编排创新舞蹈《无为鱼灯舞丰年》,让非遗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各级政府、技艺传承人和鱼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无为鱼灯在更多、更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日前,无为鱼灯从全国众多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北京泥人张、广东英歌舞等130个地方非遗项目一道,入选国家非遗馆举办的“过年——春节主题展”……

依傍着世代流淌的江水,舞动千年的无为鱼灯,在江岸平原上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保护和传承长江渔文化的鲜活范例,也在解读着人与江水之间绵绵不息的情感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