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社区食堂暖人心,助餐服务惠民生
2024年来,安徽省无为市昆山镇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的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因地制宜,贴近群众需求,在昆山社区设立了老年食堂,为解决辖区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感付出了实际行动。这一举措不仅成为了昆山社区居民的“幸福驿站”,也成了昆山镇推动基层治理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新实践。
食堂开在“家门口”,用心做好“每一餐”
走进昆山社区老年食堂,正值中午饭点,温暖的用餐场景让人倍感亲切。老人们有序排队打饭,随后围坐在餐桌前,边享用美味的饭菜边拉起家常,整个食堂洋溢着温馨的氛围。食堂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每位老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汤,让就餐的老人们倍感关怀。
“家里孩子不在身边,我们老年人自己做饭又麻烦。现在家门口开了老年食堂,饭菜不但好吃,还有政府补贴,价格非常实惠。这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大方便!”石门社区居民周大娘高兴地说道。周大娘的话道出了许多老年居民的心声。
昆山镇社区老年食堂的成立,不仅为辖区内的特困、独居、孤寡、高龄等困难老年人提供了便利,也惠及了周边务工人员和学生群体,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新选择。据统计,目前昆山社区食堂每天为60多位老人及特殊群体提供午餐服务。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享受到这一便利,镇政府联合石门社区及老年食堂推出了“刷卡带餐服务”,由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这一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也让更多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贴心关怀。
精准服务每一天,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独居、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对此,昆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重点民生工程,以社区老年食堂为抓手,逐步完善“15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食堂不仅提供价格低廉、营养均衡的饭菜,还针对辖区内的高龄老人、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实施一定的就餐补贴政策,努力实现惠民服务的最大化。食堂的饭菜种类丰富、搭配合理,每一顿饭都确保营养均衡,不仅让老人们吃得饱,还吃得健康。
此外,昆山镇社区食堂还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家”的氛围。为了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用餐期间,工作人员会陪老人聊天,听他们拉家常;节假日时,还会推出特色餐食或组织小型活动,例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品月饼等,让老人们在食堂中找到归属感。据食堂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不仅希望为老人解决吃饭的问题,更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和陪伴,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
打造运行新模式,基层治理新风尚
昆山社区老年食堂的成功运营,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据了解,昆山镇党委、政府在食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结合辖区实际需求,实行多方联动机制。镇政府与石门社区、企业及社会爱心组织紧密合作,从资金筹措到服务内容设计,再到日常管理模式,都经过了精心规划和试点。
目前,昆山社区食堂采取“政府引导、社区主导、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在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的基础上,社区承担具体运营和管理职责,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创新。例如,昆山社区通过引进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老年人“刷卡用餐”的便利化管理;同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积极开拓个性化服务模式,比如为特困老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定期上门送餐等。
社区食堂的建立,是昆山镇打造居民“幸福生活圈”的缩影,也是安徽省“暖民心行动”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今后,昆山镇将进一步完善社区食堂的服务机制,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镇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我们准备结合社区居民的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丰富食堂的功能,将其打造成集助餐、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真正让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感不断提升。”
来源:芜湖文明网
作者单位:昆山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汪悦 朱洁 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