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无为小龙虾”勇闯大市场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5-05-19 09:37 文章来源:芜湖日报 浏览量:

凌晨2点,安徽省无为市福渡镇杨公平家庭农场一派繁忙,测量大小、称重、计数……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眼下,正值小龙虾上市的时节,钳壮体肥的“无为小龙虾”吸引大量商贩前来收购。这些刚收购的小龙虾经过分拣、打包,将发往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我们无为小龙虾品质好,很受市场青睐。近几年,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无为小龙虾名气越来越大,订单源源不断。”农场负责人杨公平说。

2025年5月17日,无为市将举办第三届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通过品牌集中推介、田头走向餐桌、活动撬动消费,推动当地小龙虾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稻虾共养,助农增收

无为市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区位优势明显,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近年来,无为市围绕“一县一业(特)”水产全产业链发展规划,聚焦打造水产百亿级单品,高位推广稻虾绿色健康养殖,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29万亩,亩均产量300斤,综合产值超26亿元,走出了一条“稳粮增虾、提质增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位于无为市陡沟镇的无为江十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有稻虾田2000余亩。技术总监胡桂友介绍,到了6月,小龙虾捕捞完毕,正好赶上插秧。等水稻长起来,还会在稻田里放养虾苗、龟鳖苗实现稻渔轮作、综合种养。“小龙虾的活动,大大降低了土壤的板结率,也灭食了许多虫卵,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随之减少,无为大米的绿色和有机也由此而来,实现了生态与生产统一,颜值与产值同在。”胡桂友介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为水稻亩均增产15%~20%,小龙虾产值增加20%。

科技驱动,品牌强农

“虾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驱动和品牌塑造。”谈到近年来“无为小龙虾”产业的迅猛发展,无为市福渡镇杨公平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公平深有感触。“要想虾养得好,塘口土壤底质、水草、水质,这三项的维护必不可少。目前这个塘,水草用的是伊乐藻,不干塘。它的种植面积也有讲究,不能多,种植面积尽量不超过50%。”杨公平介绍,养殖初期,他也曾在技术上吃过亏,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目前在稻虾绿色健康养殖领域越发得心应手。

近年来,无为市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水产所等联合成立了“水产产业联盟”“科技特派团”等科技服务组织,从良种繁育、生态养殖、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全市培育小龙虾生态育苗基地15家,通过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了苗种难供应等难题。据悉,该市“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构建与示范推广”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江十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稻虾鳖养殖模式”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一等奖。“无为小龙虾”的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三产融合,共绘美景

初夏时节,户外的流动摊点一字排开,十三香、蒜蓉、麻辣、咖喱等数十种口味小龙虾香气四溢,厨师们在明档厨房中翻炒出烟火气息,一盘盘色泽红亮的小龙虾迅速上桌,引得食客大快朵颐。与美食相伴的,还有持续至深夜的文艺演出……2023年5月17日,无为市举办了首届小龙虾节暨夏日文旅消费季活动,2024年5月17日,无为市第二届小龙虾品牌推介活动再次以“节”为媒,通过打造有品位、促发展的节庆盛宴、美食盛宴、文化盛宴,吸引众多游客、市民来到当地小龙虾特色美食街餐饮街区,感受“无为小龙虾”的风味。

近年来,无为市积极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合作体系。按照示范带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思路,成立无为市稻虾行业协会,形成一支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队伍,营造安心的市场消费环境。目前,全市建设小龙虾加工企业4个,打造中俊美食一条街、福渡美食城等小龙虾特色美食街餐饮街区,小龙虾年消费量近5000吨,消费额达5.2亿元。

从“一只虾”到“一条链”,从“产业旺”到“乡村兴”,无为市在小龙虾产业画卷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无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无为市将继续加大稻虾综合种养推广力度,围绕“生态、创新、科技、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产品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无为小龙虾”品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生态小龙虾”特色的产业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