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字号大小:【    】
发表时间:2025-05-23 17:28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量:

本报记者 阮孟玥 本报通讯员 张文焕

初夏的竹丝湖,碧波映日,清风徐来。5月17日,“5·19”中国旅游日暨“5·20”文旅消费活动无为分会场活动在无为市牛埠镇的竹丝湖畔拉开帷幕。住在牛埠镇的马阿姨和几个姐妹早早就赶来参加启动仪式,“家门口这么大规模的活动难得一见,乡亲们都热情高涨呢!”

竹丝湖位于无为市西南端,东临长江,西靠大别山余脉三公山,是无为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有着“三公山下一翡翠”的美誉。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节点,无为市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市”,竹丝湖片区通过退渔还湖、湿地修复,重现“水清岸绿”景观。

此次活动在竹丝湖畔举行,游客可以听风吟、观水韵,自由享受夏天的田野和风。“让自然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正是无为文旅的底气。”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民谣歌手低吟浅唱,电子乐队点燃激情,鱼灯表演活灵活现……傍晚,音乐节的露天舞台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并借助湖面呈现出天然扩音效果。“在湖边听歌,风吹树叶的声音像是天然的和声。”来自合肥的游客李女士倚在湖畔栈道上说。

音乐节之外,一场“乡村美学市集”同步展开。琳琅满目的无为特色小吃和文创产品应有尽有,有机大米等农产品也成为“爆款”。市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邀请本地村民参与布置,用竹匾盛放商品,把芦苇扎成艺术装置,乡村美学就藏在日常细节里。”

不远处的戴安澜故居内,绿地茵茵、流水潺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原本冲着音乐节来,没想到乡间还藏着这样的文化宝藏。”一位闲逛至此的游客与七八名友人漫步青石小径,用镜头记录下古宅与远山相映的景致。

如今,当地正以竹丝湖、三公山景区为核心,串联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米公祠和戴安澜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资源,打造生态人文度假新地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