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纱灯技艺
发表时间:2020-09-11 08:05
文章来源:无为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为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9月10日,无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纱灯技艺”项目,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培训班学员作品汇报展在米公祠开展。

简短的开幕式后,文艺爱好者前往展厅近距离观赏剔墨纱灯作品。本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展厅。

橱窗上整齐的陈列着学员们的作品。



观赏者们或在纱灯前驻足观望,惊叹于纱灯精巧的技艺,或三两成群,仔细讨论着作品蕴含的文化传承.......

“首先我就感觉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工匠的技艺精湛。充分感受到了这些作品的精妙绝伦。”团宣委组织部长、文艺爱好者黄文惠说。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具有300余年历史,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传统工艺品。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作为古老灯艺的一种,剔墨纱灯被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并于2006年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培训班的开设和汇报展的举办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通过无为剔墨纱灯技艺培训班学习,对学员进行正规性面对面授艺,使学员掌握技艺和相关常识,培育一支稳定的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学习队伍。

“像这样的培训班和汇报展,希望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支持下,要经常举办,可以为传承我们县优秀传统文化起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吸引广大市民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绘画爱好者参与到这个行当中来,使剔墨纱灯制作技艺和人才队伍越来越大。”文化馆副馆长黄太平告诉记者。
记者、编辑:杨 骏
审核:王 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